按照信息传输载体的差异,检验内容分为两类:
1)第一类,基于常规电缆传输信息的测量保护一体装置(简称“测保一体装置”),主要应用于10kV间隔,采用分布式安装的测保一体装置与常规微机变电站一致,通过电缆传输采样和控制信息,已有成熟的检验规范和方法。
2)第二类,基于电缆/光纤搭配传输信号的主变压器保护和进线保护等部分。由于检验人员一般对电缆接线部分的内容较有经验,但是对于光纤组网的SV(sampledvalue,采样值)、GOOSE(genericobject-orientedsubstationevent,一种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网络经验不足,因此基于此的主变压器保护和进线保护等功能的实现机制构成本次检验的重点与难点:需要既保证保护功能合乎运行要求和规范,又要验证系统异常时应急控制方案的正确有效无错漏。
2、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与常规微机型变电站的区别
常规微机型变电站二次系统以控制和保护装置作为核心,通过电缆与外围二次回路构成功能单元,各装置保护功能相对独立,性能测试、功能测试均集中于单台装置;调试亦围绕单装置展开。各装置与外围二次回路的物理交接面(端子排等)清晰而直观,范围隔离措施简便易行;基于此制订的技术规程、应急隔离方案和抢修方案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安全高效。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为多装置通过光、电信息基于IEC61850协议交互而构建,除了单装置的性能测试,还需要保证各相关装置协同的系统级功能测试,前者为前提,后者是最终目标。而高度集成、网络化、数字化的应用特点,使相关装置之间的联系抽象而复杂,相应的检修手段、工具更加复杂,基于抽象信息交互基础上的运行规程、应急隔离方案、抢修方案都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接受实践的检验。作为设备运维、检修责任主体,应该立足于电网运行要求,站在系统功能的高度,重点把握各项功能的测试,验证相关运行规程、故障隔离方案和应急抢修方案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