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最近在苏州举行的“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高世宪明确表示,国家正在全面支持可再生能源挑战火力发电。据悉,此次大会获得了国务院特批,其主旨在于为2016年杭州G20峰会做出有效铺垫,吹风中国削减碳排放的决心和信心。
此次大会上,唯有神华集团董事长张玉卓做了“煤炭清洁利用及其路径”的演讲,其他到会的五大发电及煤炭企业均无一有机会登台。但这样的安排似乎已经表明了一个态度:煤,不再那么受欢迎。
本次论坛期间,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指出,中国确立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2030年前后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力争尽早达到峰值。
而眼下,中国66%以上的一次能源消费依赖于煤炭,70%发电来自火电。换言之,无论2002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15%,还是2030年达成20%,都意味以煤炭为“口粮”的火电即将全线沦陷。
中国经营报援引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称,目前煤炭的确大势已去,张玉卓讲到的超低排放的燃煤发电技术根本不可能大范围得到普及和推广。火电体量过大,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是必须的,这是国家意志,也是发展需要。
此外,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在2014年的发电量中,火电的发电量占到了75.2%,包括水、风、核、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则达到24.8%左右;2014年全国发电量为54320亿千瓦时,同比上升5.09%,其中火力发电41851亿千瓦时,同比微涨0.17%,其余增量几乎全部来自于水电,同比增长24.61%。
这意味着,被寄予厚望的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在发电总量中占比几乎原地踏步。造成新能源发电难以并网造成能源结构“体制化”弊端在于电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