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5日表示,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抓紧起草推进价格机制改革专项行动计划,对明、后两年重点改革任务进行具体的安排。下一步要重点在医疗、天然气、电力、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价格改革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新的成效。
那么,能源领域的价格改革战略路径应当是怎样的?我们来看看国家能源局规划司何勇健副司长的观点。本文原文发于《价格理论与实践》。
当前,我国能源价格正处于由政府定价向市场定价转型的过渡时期,其利益关系敏感复杂,引起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因此,相关部门应以改革为主旋律,以放松管制、破除垄断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行一些有较高社会共识、改革成本和风险较小的举措,以点带面,牵一发动全身,盘活能源价格工作的全局。
能源价格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着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实现由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转变的艰巨任务。同时,围绕新能源和信息技术的变革融合,全球有可能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能源互联网等新型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将对世界各国的能源与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能源科技加速创新、能源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不断深化,为我国能源体制和价格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思路和空间,也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制约,我国能源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突出,能源市场结构和体系不健全,政府管理缺位和越位并存,市场建设和价格改革滞后,良性竞争机制和科学灵活的价格调节机制尚未形成,不能有效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生态环境价值和代际补偿成本,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能源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推进能源革命、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障碍。
价格改革是能源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由于对改革的条件、时机、外部环境要求较高,并且有利的改革窗口期转瞬即逝。所以,这将是一场艰巨、复杂的攻坚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物价总水平相对平稳,能源供求关系宽松,非常有利于推进能源价格改革。2014年底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门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均为能源价格改革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体制条件和外部环境。应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能源价格改革,统筹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实现能源集约高效清洁发展,提高能源系统效率、经济效益和全社会能源福利水平,同时也极大提升我国能源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