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财政部颁布《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动力电池、充电站等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给予适当补助;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助;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5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
2012年3月,《电动汽车“十二五”规划》发布,确定以“纯电动”为主要技术路线,到2015年在20个以上示范城市建成2000个充电站,40万个充电桩。4月,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2-2020)》,计划到2015年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
除国家层面的政策之外,各地方政府也发布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15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有了长足进步,相关政策更加务实,目标更加准确,技术更加成熟。
标本兼治电动汽车久旱迎甘霖
“目前,电动汽车厂商的充电标准各不相同,如果不能在统一标准下实现不同车辆和充电设施之间完全兼容,无疑将带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低效率。”9月25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郑栅洁在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时表示,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完成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等关键国家标准修订稿的发布。
据介绍,新版“国标”发布以后,要对存量的充电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尽快实现充电标准的全国统一。此外,还应制定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的标准,新技术不断出现,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标准,并对充电基础设施的计量、计费、结算等运营服务管理的规范进行完善。
正在制定的充电“新国标”,将实现标准统一,充电设施兼容,方便各种车型的电动汽车充电。
在此基础上,电动汽车的又一重大利好消息于近日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更加务实的标准,落地实施的细则,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护航。作为《指导意见》落地实施的配套文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也正式出台。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童光毅在全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成立暨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上介绍,为实现到2020年基本建成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目标,《指导意见》从加大建设力度、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支撑保障、明确各方职责等4个方面提出了22条针对性措施。
《发展指南》作为《指导意见》落地的配套政策文件,内容上更加侧重于对发展规划布局的指导,重点是测算并制定了总体发展目标及分区域、分场所的发展目标。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个人用户“充电难”问题,提出了四大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
“对于未来‘增量部分’充电问题,通过加强专项规划设计和指导,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对于广大‘存量部分’充电问题,则通过加强行政指导、简化审批、以及市场机制三方面措施并举予以解决,”童光毅表示,还将通过同步推动单位内部停车场、城市公共充电设施与城际快充网络建设,以及通过“互联网+”加快建设充电智能服务平台等措施,进一步为解决个人用户“充电难”提供更多选择。
近日成立的国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在促进充电运营服务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促进充电设施互联互通和建立充电设施网络智能管理平台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联盟成立后,将建立互联互通促进机制,加快完善标准规范,做好服务工作,培育良好市场服务和应用环境,有效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