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储能+可再生能源”的独立微电网代表能源行业发展和人类能源供需的未来。目前储能技术在支持电网与可再生能源上主要有十几个方面的应用,占主导的应用是电力调峰,其规模约为138.4GW。其次是支持可再生能源,这部分的规模约为2.8GW。从现有的规划项目上看,微电网和调频将是未来储能应用的热门方向。而从各国储能的发展情况上看,目前储能装机容量最大的几个国家分别是日本(25.5GW),中国(23.6GW),美国(20.7GW),意大利(7.1GW)和德国(6.9GW)。如果仅考虑电池储能,美国一枝独秀,其0.29GW的装机容量几乎占了全球电池储能装机容量的一半。
储能技术诱人的应用前景使其受到了国际上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根据创投网站“资本实验室”的统计,2014年全球储能行业吸引的风险投资项目达到81个,投资金额10.2亿美元。近年产业资本也纷纷增加储能方面的投资,其中最有影响的要数特斯拉与松下等公司合作,投资50亿美元兴建的超级锂电池工厂(Gigafactory),该项目预计2017年投产,最终产能将达到35GW,该产能超过了2013年全球锂电池产能的总和。
欧美日等国家都十分重视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国际上储能政策支持可以分为三方面:
首先,针对储能投资的投资税收减免。如美国2011年通过储能法案对储能投资给予了20%的联邦税收抵免。对储能设备的购买给予补贴,如德国在2013年与2014年拨款5000万欧元对于中小规模的光伏发电系统配套的储能系统进行补贴,日本也对符合标准的接入电网的电池储能项目给予相当于投资额1/3的补贴。对于储能技术研究进行补贴,如奥巴马政府2009年8月宣布拨款24亿美元,用于支持环保电动汽车与储能电池的研发与制造。日本政府则对钠硫电池等技术从开发研发到应用等各环节都给予高额的补贴。
其次,政府还利用市场化的机制增加储能投资收益,如欧洲国家普遍采用了拉大峰谷电价差的方式,增加储能投资的收益。而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市场化的调频服务补偿,为储能接入电力市场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
第三,政府或电网企业直接进行储能投资。如加州要求三大电力公用工程公司在2014年开始的10年内安装1.33GW的储能系统。日本政府则出资200亿日元,委托北海道电力公司等安装电池储能系统以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
中国已投入运行的储能装机容量排在世界的第二位,当中绝大部分是抽水储能,电池储能的装机容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6。中国也是一个电池生产大国,锂电池产能占全球的27%。但是,与国外的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就是通常说的整体“大而不强”。电池的上游原材料及下游的系统集成和应用方面,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高附加值的隔膜主要从美国和日本进口;由于电池性能与日本和韩国仍有差距,导致了高端市场的占有率持续萎缩。此外,国内储能发展的技术路径似乎不清晰和缺乏整体规划,今年1-7月仅动力锂电池项目就吸引了超过400亿元的投资,但另一方面,电池行业的亏损面在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