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能源互联网的核心是互联网思维
2.1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是以互联网理念构建的新型信息—能源融合“广域网”。它以大电网为“主干网”,以微网、分布式能源等能量自治单元为“局域网”,以开放对等的信息—能源一体化架构真正实现能源的双向按需传输和动态平衡使用,因此可以最大限度的适应新能源的接入。虽然能源形式多种多样,电能源仅仅是能源的一种,但电能在能源传输效率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未来能源基础设施在传输方面的主体必然还是电网,因此未来能源互联网基本上是互联网式的电网。
图2: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架构和组成元素
通俗的说,人们在自己家里、办公室里、工厂里生产出自己的绿色能源(比如电),并在“能源互联网”上与大家分享,就像现在我们在网上发布、分享消息一样。任何一个能源生产者都能够将所生产的能源通过一种外部网格式的智能型分布式电力系统与他人分享。
2.2微网:能源互联网的核心组成单元
微网、分布式能源等能量自治单元构成了“局域网”。微网或分布式能源的接入、互联和调度比较灵活,但存在供电不稳定等问题; 大电网供电稳定但无法适应大量新能源的灵活接入和动态调度。而能源互联网可以起到衔接作用,综合两方面的优势。能源互联网采取自下而上分散自治协同管理的模式,与目前集中大电网模式相辅相成,符合电网发展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大趋势。微网是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核心要素是分布式电源、储能和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最大化资源效能,通过对光伏分布式发电和风能分布式发电等分布式电源有效地利用闲置资源(例如:光照充足地闲置屋顶),为用电系统提供稳定和充足的电力资源。而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起到的作用包括(1)提供短时供电(2)电力调峰(3)改善微电网电能质量(4)提升微电源性能。
2.3分布式光伏:能源互联网时代的关键能源来源
分布式光伏将成为能源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分布式电源应用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基础,其分布地域广泛、建设周期短,可就近利用,避免电力在输电过程中的损耗,更重要的是,分布式光伏发展潜力极大,而且只有分布式光伏最贴近用电主体,能灵活调控以满足用户对能源的不同需求。未来大量的分布式能源接入,将打破发电方的垄断,颠覆能源行业的商业模式。目前分布式光伏的商业模式以第三方租赁(美国模式)和PPA模式(中国模式)为主。自发自用比例不确定是分布式推广难的关键问题,《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允许开发区内的分布式转售电,但一直没有制度性保障。随着新电改的推行,分布式运营商有望拿到售电牌照,由节能服务商变成售电主体,破除分布式转售电的制度性障碍。如果改革顺利,用电方能在分布式电源构建的能源体系中自由选择电力来源,而分布式运营商可充分保证运营收益率。
图3:自发自用比例对ROE的影响显著
图4:分布式装机将迎来快速发展
新能源运营具有很强金融属性,把能源互联网和金融结合起来,借助互联网金融渠道,或颠覆行业格局。未来运营商有望携手互联网巨头,以20年电站收费权做质押推出理财产品,定价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高出一定百分比,安全性方面通过善后基金、保险和银行授信解决。目前运营商仍处于筹备和摸索期,但未来将成为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