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主动配电网是解决未来分布式能源大规模接入配电网的重要技术途径,也是智能配电网发展的重要阶段。我国首个主动配电网示范工程的建成及投运有力验证了主动配电网技术对于实现分布式能源高效利用和配网经济运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为我国主动配电网的研究与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
0、引言
“主动配电网的间歇式能源消纳及优化技术”示范工程是依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主动配电网的间歇式能源消纳及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2012AA050212)”建设而成。该示范工程坐落于广东佛山三水区中心科技工业园,其中包含5.5MWp分布式光伏发电及1.1MWh分布式储能,在示范区内可实现100%光伏消纳,且供电可靠性高于99.99%。
该863项目是我国首个主动配电网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由广东电网公司、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佛山电力设计院合作完成。工程结合示范区域的分布式发电现状,在坚持技术先进的同时,注重经济性和实用性,综合应用储能系统以及配电网的灵活拓扑,对以分布式光伏发电为代表的间歇式能源实现了高效消纳,同时确保电网的优化运行,建成了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的主动配电网间歇式能源消纳及控制系统。
文章将逐一介绍示范工程的总体概况、实施方案、关键技术以及运行效果,最后对示范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
1、示范工程总体概况
1.1、示范区简介
“主动配电网间歇式能源消纳及优化技术”示范工程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中心科技工业区广成铝业有限公司厂区和金世界创新铝业有限公司厂区,项目所在地全年日照小时数达1600~1700h,太阳辐射总量为4803.408MJ/m2,适宜建设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累计完成分布式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5.5MWp,分布在4条10kV馈线(黄南线、铝业线、萧海线、塘溪线),并配套安装3套电池储能系统,总容量共计1.1MWh。为了模拟配电网的灵活拓扑,在萧海线和塘溪线之间架设1条10kV联络线。整个示范区的网络结构见图1。
图1示范区域网络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