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通信网络
考虑到示范区域厂房内的各个监测点分布特性、光纤施工难度、配电线载波通信传输可靠性以及建设成本等因素,示范区域通信网络在接入层主要采用无线专网通信方式,接入层与主站的通信则选择租用通信供应商的VPN光纤通道。这在一定程度上既保证了通信网络建设的实用性和通信传输需求的可靠性,又确保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主动配电网通信网络结构图见图7。
图7主动配电网示范区域通信网络结构图
由于无线专网终端的覆盖范围有限,示范区域的无线专网终端配置以最大化资源利用为原则,各个无线专网终端就近与现场自动化终端、控制器、电能质量监测终端通过交换机组网。各无线终端信息集中采集后汇总到无线专网数据采集服务器,并通过通信运营商的VPN光纤与能量管理系统主站系统进行纵向数据通信。
2.3、关键技术
在示范工程中应用到的主动配电网间歇式能源消纳及优化关键技术见表2。
主动配电网最优潮流主要用于主动配电网的优化日前调度,基于主动管理的技术理念,结合天气预测信息和负荷预测信息,制定未来24h的优化调度计划曲线,以实现降低馈线负荷峰谷差,降低网络线损,优化电压水平,改善负荷特性等目标。
基于FCE的区域自治控制技术主要用于主动配电网的实时控制,基于FCE馈线控制误差指标,根据实际环境的变化,实时追踪优化目标值,以达到抑制负荷波动和间歇式能源出力波动对电网带来的冲击。
间歇式能源消纳模式自适应切换技术主要用于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方式优化调整,根据间歇式能源的出力情况和负荷的大小,自动调整优化方式,选择最佳的消纳模式,实现间歇式能源的高效消纳,减少能量损耗。
孤岛状态下的光伏消纳技术主要用于当发生电网故障或设备故障时,通过储能及联络开关等可控资源,主动形成孤岛,并在孤岛状态下带动光伏发电,同时恢复部分负荷供电,既提升了消纳率也提高了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