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智慧城市”概念一经提出便成为全球追捧的热点,我国近年来也兴起了以智慧城市理念为核心的新一代城市信息化建设高潮。2012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等一系列政策,开始在国内大力推广智慧城市试点。此后又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给予了大量政策支持。李克强总理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及智慧城市,并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提升城镇化建设,发展智慧城市”,凸显出国家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高度重视。
然而,从试点城市的“顶层设计”来看,仍然有不少城市的建设方案存在内容以信息化为主、项目停留在数字化或智能化阶段、“智慧化”色彩不浓等问题。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运行和成长,为城市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信息化不等于智慧化,智慧城市也不仅仅是城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为了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应把握三个主要着力点。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整合城市要素资源服务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城市中物、人、技术和资金等要素资源的信息化,提高其整合度,建立可快速互联互通的城市整体信息系统,实现城市运行的智慧化,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应把握的着力点。
智慧城市建设的本质是,在城市运行中,要让信息代替物、人、技术和资金“多跑路”。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卫星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人口、法人、地理空间信息、建筑物、宏观经济、地下空间、地下管线、城市三维等公共基础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将承载城市要素资源的各类信息形成一个系统化、开放式的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城市整体而不仅仅是单个部门的数据共享,促进信息数据的相互交换,为整合城市各类要素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服务,达到城市整体运行效益的最大化。
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孤岛”现象还很突出。城市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由于标准、技术、体制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很难成为协同高效的整体,使得提高城市运营效率大打折扣。消除“信息孤岛”成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比如“智慧衡阳”建设,依托中兴通讯云平台解决方案,打破“信息孤岛”已成效显著。该“云平台”解决方案,不仅实现了衡阳基础网络、云中心平台、指挥中心和平安城市、数字城管、智能交通、应急指挥四大典型核心应用系统的内容建设,还彻底解决了诸多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