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服务
应用大数据的存储和“云计算”的分析,为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服务,促进城市空间的智慧化,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应重视的着力点。
正如人成为自然界最智慧的动物是因为拥有一个进化而来的有机组合的智慧躯体一样,智慧城市建设也应该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布局,使城市空间成为一个功能有机、布局合理的“智慧躯体”。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能更加准确地分析、发现和揭示城市的功能需求和布局缺陷,更加集约地促进城市各功能的配套建设和布局调整。相比少则几千万多则几个亿投资的单纯信息化建设项目来说,这种以城市内部功能结构的有机化为目标来实现城市自身良性生长和发展的方法,是智慧城市建设最应该提倡的最佳智慧技术。当前我国智慧城市试点中,对于这一点的认识,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多规融合”的城市建设信息系统可以促进城市空间智慧化。通过对大量规划数据的分析、对比、整合,依靠网络技术建立一个共同的规划服务平台,为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提供一张总体性的蓝图和一套协调高效而科学合理的审批、评估、管理系统,将大大提高城市各类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的协调性。此外现代信息技术与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和海绵城市等新理念的深度融合,也将促进城市空间的智慧化。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加强城市综合治理服务
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为加强城市管理和治理服务,实现城市治理智慧化,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应加强的着力点。
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城市管理之中,使城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推进快速、敏捷、及时、高效的城市管理目标的实现。
首先要实现城市管制思维向服务思维模式的转变。把信息科技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的环境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加以整合,满足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比如南京智慧社区建设采用了中兴通讯开发的超级APP“社区通”方案,实现了“惠民,慧治,汇生活“的目标。
其次要实现政府主导模式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的转变。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公民参与协同治理的平台,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市民等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作用,有效地促使社会各个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产生协同效应,释放社会活力。
总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在城市运行高效化、空间有机化和管理多元化三方面的协同发力,使信息化与城市运行、建设和管理结合起来,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管理改革,使城市生活更加有序、健康、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