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智能变电站已经过多次改进和完善,总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但结合当前的实际,还存在以下问题:
1)一次设备智能化水平不高。
2)电子式互感器运行的稳定性较差,且通信接口不规范。
3)变电站高级应用功能实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高。
4)智能变电站跨专业之间的技术融合未能深入开展。
5)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水平和检修效率较低。
6)智能变电站自动化检测调试能力不足。
对于欧洲国家,当前有过IEC61850工程建设的电力公司(如法国、西班牙等)及设备厂家对于智能变电站发展建设中的问题都有强烈的感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缺乏统一的IEC61850配置工具。IEC6850虽然制定了统一的信息模型及配置流程,但对配置工具具体的技术要求却没有规定,这也导致了配置工具之间缺乏互操作性。这一问题对于我国也同样存在,而且问题还更为突出,因为我国变电站一次接线的拓扑结构配置目前并未实际开展,并未实现一次拓扑结构图SSD文件与ICD文件之间的融合及设备的关联。
2)互操作性存在问题。欧洲国家由于对IEC61850标准理解存在差异,在具体工程实施中存在一系列互操作问题。我国由于有统一的指导和协调,尤其是国调中心早期组织设备厂家开展的六次互操作试验,为当前不同厂家之间的互操作奠定了基础。
另外,欧洲国家发展智能变电站还存在一些非技术因素阻碍,如欧洲国家普遍认为员工抵制、新技术缺乏(如通信技术)以及设备及系统的生命周期较短将会是今后智能变电站发展存在的潜在问题和主要阻力。
5、发展方向
欧洲国家建立了学术交流的智能变电站网站,并于2013年11月26日-28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了“下一代智能变电站”(Next-GenerationSmartSubstations)的研讨会,重点针对智能变电站投资、网络安全、IEC61850标准应用、电网通信、数据管理和分析及新能源集成等领域进行了讨论,同时在会议结束后还召开了GOOSE和SV应用的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