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技术重点
3.1IEC61850
IEC61850标准自2004年发布以来就已在数字化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大量应用,它已经成为我国智能变电站乃至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基础。欧洲国家由于需求、投资等方面的因素,基于该标准的工程应用相对较少,因此对此标准工程应用的推进力度较小,但由欧洲34个国家的41家输电运营商(TSO)组成的欧洲互联电网组织ENTSO-E(Europeannetworkoftransmissionsystemoperatorforelectricity)则坚定地认为,IEC61850标准是未来变电站发展建设的基础,整个欧洲国家可以通过该标准的推广应用获得经济和技术上的效益,并呼吁全面推广应用。
3.2电子式互感器
我国的电子式互感器实际是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以及光学互感器的总称,它自IEC61850标准推广应用之际就一同试点应用,并与IEC61850标准一起成为数字化变电站的两大核心特征。虽然目前我国的电子式互感器在实际工程中暴露出运行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子式互感器仍然被认为是今后技术发展的趋势,这一点在行业里已形成共识。
欧洲国家的将电子式互感器统称为“非传统电磁式互感器”(NCIT,Non-ConventionalInstrumentTransformer),凭借其优越的性能被认为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与之配套的合并单元数字化采样技术、开关设备基于GOOSE报文的网络跳闸技术等也被认为是今后发展的趋势。以电子式互感器和GOOSE应用为基础的过程层总线技术将成为欧洲乃至美国等国家今后发展的重点。
3.3其他技术
欧洲国家针对智能变电站还提出了如下技术发展方向:变电站内部数据的便捷交互(状态监测、设备自检、远程调试和远程整定)、新的系统功能(同步向量、自动运行、分布式状态估计)、状态监测及评估、改进的变电站站间闭锁功能、系统和保护的即插即用、广域保护和监测、约束管理、柔性应用和简单的调试流程等,这些新技术或者新功能绝大多数都是以运行维护为基础提出的。
我国的智能变电站由于具有系统性的特点,使得其涉及的领域除了涵盖上述所有技术及功能之外,还具有更多智能化的功能,因为我国的智能变电站是以智能化的一次设备、网络化的二次设备为基础,通过规范信息的标准化采集、传输、接入,构建一体化监控系统,从而实现全站信息的统一存储、统一管理和统一分析,也因此具备了更多智能化功能实现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