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出门在外,使用手机登录互联网就可以提前安排好家里地暖、空调的启动与预热,到家时可以一直享受室内舒适的恒温;在遇到电力紧张的季节时,也不必担心拉闸限电的问题,家里的高科技智能终端机将会通过互联网监控并合理安排好不同发电设备和用电设备的启动与供受电,为实现“随时有电用”的目标再添一份保障,这就是互联网能源能为我们带来的最真切、最实际的东西。
但互联网能源产业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有机构预计2020年输配与用户两端市场规模可达到十万亿元规模。十万亿元是个什么概念?是中国2014年GDP的1/6;是中国2014年的税收总额”,安信证券分析师黄守宏对记者表示,政府近期宣布将售电领域放开是本次电力改革最重要的内容。售电电价和准入门槛向社会资本开放,将导致民营资本的大量涌入。售电领域目前的市场规模估计约为5.5万亿。“如此大的资金规模启动一场能源经济的革命足够了。”
中国互联网能源产业空间广阔
互联网能源产业与传统的能源有何不同?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原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所长周大地向《经济》记者评论称,我国对互联网能源的定义还在形成之中。互联网是大的概念,是新的信息平台。“目前为止,互联网能源概念范围较广,比如家庭或局部地区的互联网能源管理就都是互联网能源大概念中的成员。”例如,北京科技大学奥运场馆外墙和屋顶的太阳能及复合材料,可以结合合理的智能互联的分配系统,满足全馆的电力照明等需要,目前看就应属于互联网能源的范畴。
与此同时,我国力争在2020年使非石化能源在总能耗中的占比从目前的10%提高到15%,但也说明届时传统石化能源占比仍将高达85%。既然比例难以压缩,那就应该从如何高效利用能源上着手。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也恰恰包含在互联网能源概念之中。加之近期国务院宣布要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力促“互联网+智慧能源”更加扁平化,互联网能源概念借此契机一炮走红,备受关注。
“现在互联网或O2O领域的创业公司特别多,资本估值都相当高。每个细分行业都有很多玩家,大多数是靠玩概念和行业补贴烧钱来取得较好的排名成绩。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将会有若干亿人转入城市用电模式,这在对电力行业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将会推动很多概念落到实地。”上海宥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栾玉成向《经济》记者表示,由于发展空间巨大,互联网能源的推行将使消费互联全面进入产业互联时代。
栾玉成表示,未来,智能电网、工业互联网等各种生产和生活投资及应用将会有一个井喷式的发展,“目前中央政府大力推动“互联网+”,以完成产业升级,借此完成对传统产业和生活方式的升级改造,能够通过其在信息领域快、广、省的特点,帮助我们获得前所未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