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构测算,近期能源行业给售电领域松绑的举动将极大刺激互联网能源进一步发展的步伐。目前我国电网购销差价在0.2元/千瓦时左右,按2014年5.52万亿千瓦时的全社会用电量来测算,总计将有1.1万亿元的购销差价重新分配。若售电领域有10%的收益,则可贡献超过千亿元的利润蛋糕;若有20%的利润,则可贡献2200亿元左右的利润。
周大地对记者强调称,传统行业是否必须使用互联网尚无百分之百确定的答案,要分情况来讨论,“新能源行业如果分布系统建设比较好的话,可以实现互联网能源,传统能源行业的企业当中,效率较高的也并不一定非要处处和互联网挂钩,但互联网如何帮助企业提高效率节省资金是需要探索和实践的,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前期也需要做下调研,确定好具体是要投资哪个领域”。
“对于居民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网络向用户家庭延伸,可在家中安装用电终端,而这又必然可以带动智能材料及终端产业。”栾玉成称,如何让行业热,怎么让投资人乐是门大学问,投资机构需要看对人,企业的关键则是搞好研发。”例如,终端可采用液晶屏显示,直接连接到家庭电气线路上,以采集器或者电能表为网关,通过电力载波通道,自动监测自家的电能表,提供实时用电信息,也可以接收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下发的各类信息。用户还可以通过简单操作,主动查询历史用电记录、历史交费记录、历史数据统计图形等其他信息服务。用户可以此及时获得用电量、电价、预付电费、剩余电费等信息,也可通过手机等各类终端设备进行用电信息的查询。这些产品和概念在未来的发展空间都很大。
此外,由于未来我国传统能源公司及新能源公司都可以通过与IT行业整合,从而快速进入并上手互联网能源业务,所以能源产品的交易、能源资产的服务、能源的增值服务、能源互联网解决方案4种商业概念也都存在着极大的价值空间。
互联网能源是一场革命
互联网能源在国外受政府关注也是在2000年之后的事情,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丹麦、瑞典、意大利等国相继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从而使各国开始意识到,传统能源的供应形式存在着技术缺陷,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无法继续支撑发展的进程,必须加快信息时代的新型能源体系的建立。
全球再生能源联网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巴克敏斯特˙福乐提出的,他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是未来能源发展最好的选择。2011年杰里米˙里夫金出版了一本书,预测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讲述了互联网能源这个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这本书在国内外引起了空前关注,并引发了连锁效应。
纵观国际,目前德国和美国也在积极推进互联网能源发展,且走在前列。德国已经布局了1100多家售电公司,并且已经围绕光伏、储能、电动汽车领域衍生出各种创业型公司。美国电气巨头GE则是将电力的发、输、配、用等全过程物联网化,撮合发电与用电交易,并开展维修、节能等增值服务,其能源管理收入规模已达440亿元人民币。Google则是2014年花费近200亿元人民币收购Nest并以此介入智能家居能源管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