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7月15日至17日,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盛会——“2015世界移动大会˙上海”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可以发现,展会最大的亮点,除了各大厂商都在积极展示5G愿景以外,整个产业对于物联网的落地应用也更为丰富,尤其是在车联网技术方面。
实际上,GSMA最近发布的一份名为《中国物联网规模化发展之路》的报告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M2M市场,拥有7400万个M2M连接,现已成为物联网(IoT)部署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对于这份报告的结论,业界看法不一。IEEE高级会员、IEEE数字感知计划主席袁昱博士在MWCS期间接受采访时直言,虽然他赞同GSMA这份报告的大部分观点,但总体来讲还是有点偏乐观。在他看来,中国在物联网方面比较领先有一些历史原因,而中国的车联网与海外市场相比,更偏重于信息和娱乐服务,这实际上并没有解决行业的关键痛点。
泡沫期已过中国形成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市场
上述所提报告表示,中国政府在推广物联网应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还制定了战略方向。过去五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致力于将物联网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工信部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值为2000亿元人民币,并计划到2015年实现5000亿元人民币(约805亿美元)的目标。
与GSMA一样,袁昱博士也肯定了政府在中国物联网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早在2010年8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宣布,物联网对于实现中国信息与通信技术规划而言尤为关键。同年,一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研究中心应运而生。据他介绍,当时欧洲也在提物联网,而美国那时则还在关注智能电网,所以中国起步得比较早。其次,中国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农业这些方面都已经有了一些具体的垂直应用。
“物联网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大家知道很多技术会有一个发展曲线,会有一段时间是泡沫期,但是泡沫退掉之后就要开始在产业当中真正去部署和应用了。物联网现在正处于从泡沫到落地的一个交界阶段。”袁昱博士表示,目前中国在物联网方面的确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最大的市场。
中国车联网技术发展未真正解决行业关键痛点
进入2014年以后,随着汽车厂商引入移动运营商新推出的4GLTE网络,中国汽车互联市场发展速度加快。作为车联网技术方面的专家,袁昱博士向我们分析了国内外车联网发展中不同的侧重点。“中国的车联网更偏重于基于蜂窝网络的信息和娱乐服务,这与以美国为首的用来解决安全和减缓拥堵的实时车联网来说,是有很大区别的。”
据袁昱博士介绍,在实时车联网这一领域,美国交通部现在已经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立法阶段,去年已经发了征求意见稿,将会在2017年正式立法,要求所有的车辆都具备短距的实时车联网的能力。但是,国内厂商与行业对这方面的重视还不够。
在他看来,国内的车联网服务偏重于基于3G/4G蜂窝网络的信息和娱乐服务,大家都觉得要把汽车看作是一个移动设备,汽车也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大的市场。但是这块做了很多年,从市场和商业价值方面来看,反响其实并不是特别可观。
“如果始终只是把汽车当做移动互联网的一个终端而言的话,它其实没有解决关键的痛点,或者说没有解决汽车的应用场景,换句话说,把人和物从A点运到B点这个汽车本质使命当中的刚需。如果把车联网简单做成提供信息娱乐服务的移动互联网的话,其实没有解决到这方面的刚需。”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