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美国PG&E69节点配电系统验证本文提出的划分模型的有效性。表1对比了考虑不同约束条件时的孤岛划分方案。
通过比较分析以上孤岛划分方案,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通过对联络开关的操作,可以灵活选择所期望恢复的节点,提高了重要负荷的恢复率;当考虑DG类型时,为了使不具备调频能力的DG不单独在一个孤岛区域内运行,划分方案会对切负荷的位置和切负荷量进行调整;通过牺牲一部分二类负荷来保证不具备调频能力的DG与具备调频能力的DG相连通;确保每个孤岛区域都预留一定比例的备用容量,可以减小负荷波动以及风机、光伏等DG出力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影响,保证孤岛区域能在一定极端工况下持续安全稳定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提出的孤岛划分方案主要关注电网的有功潮流分布,而没有考虑电网的无功潮流分布及电压约束。为考虑无功潮流分布及电压约束,一种思路是将本文所采用的直流潮流模型改成交流潮流模型,在孤岛划分的同时考虑有功及无功潮流的优化分布,但由此建立的模型为MINLP问题,其数值求解的收敛可靠性将降低,且计算量将明显增大;另一种思路则是在本文所给的孤岛划分方案及有功潮流分布的基础上,对各孤岛分别进行无功电压优化,通过调节DG电压、投切无功补偿装置等进行无功电压调节,必要时切除部分非重要负荷以确保合适的电压水平。实际配电网的无功配置一般需满足分层分区就地平衡的需要,采用第二种思路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