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虚拟需求"类似于节点负荷,其性质如下:
①配电网孤岛运行时,孤岛范围内的每个带电节点,包括DG节点,都具有一个单位的“虚拟需求”;
②仅由“虚拟节点”提供“虚拟供给”;
③“虚拟需求”的传输路径由供电支路和“虚拟支路”组成。
配电网孤岛划分后得到的孤岛方案是由一个或多个孤岛区域组成的森林。在引入“虚拟需求”“虚拟节点”及与各个DG节点相连的“虚拟支路”之后,由于供电支路同样承担着传输“虚拟需求”的职能,为了保证“虚拟需求”的传输路径,单个孤岛区域内的带电节点都将相互连通;而“虚拟节点”作为唯一的“虚拟供给”点,也将与若干孤岛区域同处在一个连通图中,如图1所示。通过该方法,孤岛运行区域内带电节点连通性得到了保证。
引入“虚拟节点”和“虚拟需求”后,“虚拟节点”“虚拟支路”将与孤岛运行区域处于一个连通图中;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有向图中根树的概念来描述配电网的辐射状运行结构。为了描述孤岛划分时支路方向和支路状态的变化,每条支路(包括联络开关和“虚拟支路”)由正、反两条有向边组成,在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时可供选择;为保证连通图的辐射状结构,任意一条支路只能选择一条有向边或选择断开。同时,将“虚拟节点”作为该连通图的唯一的根节点,在保证该连通图为一棵根树的情况下,各个孤岛运行区域即为若干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