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能源观需要信息技术与物理系统的深度融合
1)综合能源网是由物理系统(电网、气网、热力网、交通网)与信息网络构成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2)大能源框架中的信息采集范围大大超出智能电网。3)建模与分析涉及大量一次能源、市场、环境环节。4)决策与控制必须提高自适应能力,专用网的可靠性及实时性。5)决策支持必须面对多领域的风险管理及大量博弈行为。6)对社会开放的售电业务、新能源业务紧密融合互联网。
11、信息事件影响电力可靠性,需要专用网,但目前忽视了信息系统不可靠的影响
1)当前在线预警及决策中隐含的假设:所需信息都能及时采集到,并精确地反映系统状态;发生的事件都在预案范围之内;决策支持系统运作正确;运行人员头脑清醒;命令能及时下达,正确执行。
2)不了解信息系统可靠性与电力系统可靠性之间的关系:2003年9月意大利大停电反映了电网与互联网间的复杂交互;综合能源网基于开放信息网络,黑客入侵途径大大增加;综合能源网覆盖不同的物理系统,漏洞增加,防护困难;缺乏联合仿真的手段。
3)缺乏信息系统安全防御系统的概念。
12、开放的网络经济需要互联网平台,因此Internet与专用网两者都不可或缺
1)整合能源链中的清洁替代与电能替代;2)清洁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3)售电业务对社会资本开放;4)销售电力产品,经营绿色能源和碳资产;5)融资租赁业务为基础的金融业务;6)建设开放式平台,提高效益;7)Internet用于开放参与的场合,但信息安全及实时性较差;8)专用(通信)网用于对信息安全性或实时性要求高的场合,非开放式接入;9)Internet不能代替专用网,反之亦然。
13、大能源网vs智能电网
1)智能电网:电网本身就意味着互联及大范围优化电能,但未涉及与自然环境、一次能源、市场行为的交互。2)若新术语的内涵与智能电网相同,就无必要引入。3)研究的需求:从电能扩展到各种二次能源的综合;从二次能源扩展到其上下游,针对大能源;从物理系统扩展到环境系统及金融系统;从数学模型扩展到理性/非理性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