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高暂态稳定水平的二次自动措施
实际工程中,二次措施在提高暂稳水平上,更为有效。
快速切除故障
系统的暂态稳定问题,主要出现在电厂的配出线上。而快速切除故障,则是提高线路暂态稳定性的最有效措施,它也是其他安全自动措施得以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电力系统原理上,即快速切除故障,增大制动能量面积,增加系统暂态稳定性。
在一般的系统情况下,加速切除故障对提高极限送电功率水平的作用。随电网结构与电厂在系统中所处位置而异,但可以认为,它对于要求传输大功率的长距离线路,效果特别突出。我国电力系统的实践说明,有的系统仅加速了电厂出口附近的短路故障切除时间,就取得了保持三相短路后的暂态稳定性:有的系统在适当地加快故障切除时间的同时,取消了原来需要的电气制动,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暂态稳定效果。对于弱受端系统(受端系统电源较少。联系比较松散),缩短输电线路的故障切除时间、更可以获得较大暂态稳定效益,某些情况下,你把故障切除时间从0.12S缩短到0.1s,可以代替切100MW负荷的效果。
所以故障极限切除时间,也是电力系统稳定相关工程中需要关注的内容。
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快故障切除时间是多少,近端故障的切除时间将不大于0.1s,而远端故障切除时间则为0.1s或0.12s。根据需要,还可以做到近端故障不超过0.08s。具体的故障切除时间,国网的工程要按照国家电网安全稳定技术规范里面规定的值来分析。
自动重合闸
自动重合闸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恢复因故障断开的线路,更是在连续故障情况下保持系统完整性、避免扩大事故的重要手段。1977年的第二次纽约大停电,是多回线连续故障引起的。在事故过程中,一问345kV电源线路因合闸角的整定过小(为了减少对1000MW机组的冲击)而拒绝自动重合闸与禁止手动合闸。否则,也许这次造成重大社会损失的系统大停电事故就可能避免,事后不久。就把该合闸角改大了。自动重合闸的一些问题:
1)合理选用重合闸时间:可以显著地提高重合于故障未消除线路上时的系统稳定性。具体分析还是和制动能量面积有关,教科书内容就不详述。不论是单相的或三相的重合闸,当重合到故障未消除的线路上时.将显著地减低系统的稳定水平,而采用最佳重合闸时间的单相或三相重合闸,即使重合到故障未消失的线路;对系统的稳定水平将不会有较大的恶劣影响。与不进行电合闸的情况基本相近。
分析结果说明,重合时间可以按最大送电功率情况考虑最佳条件整定。一般地说,传输重负荷时,初始角大,故障后的摇摆周期较长:而在同样的系统结构条件下,传输轻负荷时,初始角较小,故障切除后的摇摆周期变短。因而在较轻的传输负荷情况下,满足最佳重合时间的重合闸时间将变短。计算结果证实,即使在轻负荷时偏离最佳重合间较多,一般也无碍于系统的最终稳定。
2)220kV线路的重合闸方式:220kV网络较为紧密,一般采用三相重合闸方式,这种方式好处甚多,如重合闸装置本身简单可靠,继电保护的整定配合比较方便。发生接地故障时,一侧先跳开后,另一侧往往可能由零序电流保护相继快速切除故障,起到部分高频保护的作用等。实际系统中的大环网或重负荷单回线上,才宜于按需要整定单相或三相快速重合闸。
在这样特殊的电网结构与运行方式下,当线路发生单相或多相故障,如果任其断开而不进行重合闸。系统将失去稳定。而如果线路只是短时断开,依靠成功的快速重合闸使电网得以快速恢复原来的正常接线,则可能保持系统的暂态稳定。对于这种情况,采用重合时间满足需要的快速重合闸,当然是合理的。但如果重合到故障尚未消除的线路上、系统失去稳定则是无疑的,这时只好依靠后备措施来中止振荡、或者切机、切负荷等防止失去稳定。
3)500kV线路的重合闸方式:由于500kV线路传输的功率占系统容量的比重大。以及线路故障仍以单相瞬时故障占大多数,而保持这些线路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应是采用单相重合闸。和220kV线路不同,在500kV线路上采用单相重合闸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故障点能否快速自灭弧(中性点小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