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近日,在2015太平洋能源峰会上,中美能源和环保技术中心主任、美方代表S.T.Hsieh,就中国正在开展的新一轮电力改革话题,接受了记者记者的采访。
供需平衡才能谈电价改革
记者:您在美国关注中国的这次电力改革吗?
S.T.Hsieh:非常关注。我们主要关注这么几个重点。第一,从大局来讲,美国在关注中国经济发展情况,所谓的“新常态”究竟是什么样。在我们看来,中国的这次电改有两个重大意义,一是,由于电在中国是一种非常特殊且重要的商品,所以这次电改一定会涉及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这次电改,显示出中国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并向全球展示对改革的信心,我们也在捕捉和分析这些信息。二是,这次电改对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都有帮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美国对中国的信心。
第二,这次电改应该产生不错的效果,肯定会更加深化中美之间的合作,比如在投资方面。其实,美国在电力产业方面的压力很大,各公司间存在着非常激烈的竞争,美国要关停一大批煤电厂,意味着要面临不少损失。另外,还要新建一批天然气、核电等电厂,存在一些产业结构调整和资金等方面的压力。其实,我们也在关注中电投和国家核电联合重组成立国家电投的事情,这是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重大举措。
记者:非常感谢您对我们电改的关注,那么您怎么看待中国此轮新电改?
S.T.Hsieh:中国的这次电改让我感触很深。电价改革是电力改革的中心环节和核心内容。30多年前,中国给我的印象是电不够用,有钱也买不到,电在那个年代不存在什么改革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和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在电力实现供需平衡后,再来谈电力改革就有一定的意义了。由于中国是个大国,发展迅速,如果不合理地控制电价,就会影响所有产业的发展。结合国情来看,中国的电价要由政府来主导,这与美国不同,美国是不主张政府来定价的,但在中国我觉得是必须要这样的,如果让各个省或公司去自由竞争也是不现实的。
市场化越成熟补贴就越少
记者:刚刚您谈到了电价,那么对于补贴问题,您怎么看?
S.T.Hsieh:补贴,在美国也有。为保证人们能正常生活,美国的一些市政府或电力公司会对夏季付不起电费的贫困人群的正常生活用电进行补贴。
中国对大范围的居民用电进行补贴,我认为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补贴形式。之前说过,在中国,需要政府给出一个电力指导价格,像美国那样把定价权交给私人公司就不合中国国情,而且由于中国的电网企业主要有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家,相比美国拥有诸多私人化的电网公司,中国的电价补贴也比较容易实现,这些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情况。
还有,我想说,补贴不是问题,而将补贴用在哪里,才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