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为配合建设,凯里供电局还对辖区内需要迁移的输电线路进行了迁移、改造,为高铁“让道”;该局还根据业扩报装管理相关办法,在达到条件的情况下,为沪昆高速铁路施工用电办理提供了绿色通道,快速回复办理。多举并措,保证了高铁建设进度不受影响,受到地方政府的好评。
克困难,协调到位保证畅通
“在贵州段,我们的任务是最重,但我们迎难而上,反正争创了两个‘第一’。”在采访过程中,对于工程进度,凯里供电局基建部沪昆高铁项目部经理古洪涛有点小自豪。和古洪涛介绍的困难相比,取得的成绩的确来之不易,自豪也是应当的。
难!一难难在工作任务上。贵州段境内输电配套工程需要建设的输电线路,在线路全长方面,总长239余公里,其中黔东南境内的就有142余公里,在铁塔数量方面,总数663基,黔东南境内就有385基。凯里供电局负责建设的工作量接近总体任务的百分之六十,是工作任务最重的单位。
难!二难难在地理环境恶劣上。在建设过程中,大部分的铁塔就是立在人们常说的“看到屋,走到哭”的地理环境上。山陡坡多,运送物资的时间和精力要比其他地方难上很多。有的时候才挖好坑,就遇到了雨季,几天几夜的雨,使大地陷入一片泥泞,有的时候根本无路可走,需要砍伐一条新通道出来。
难!三难难在协调工作上。由于涉及的点多,需要协调的地方有铜仁玉屏、镇远县、三穗县、黄平县、台江县、凯里市、凯里经济开发区7个,此外还要协调途径地区的高速公路、铁路外等单位。征地补偿、停电施工等协调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在征地问题上暂时得不到解决的,我们除了讲道理、请政府协调外,还有一招就是和户主畅想高铁建成后的美好生活。”古洪涛道出了他协调的小秘诀。对于刚开始不支持的老百姓,古洪涛和项目部的其他同事,总是不嫌累,不怕招人烦地找政府、国土局、建设局、规划局、林业局、交通管理局等单位协调;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向老百姓解释:高铁建设是国家支持的项目,占地赔偿是按照国家政策,公平、公开、公正丈量,绝不会让大家的利益受到损害。刚开始还有一些人不能理解,慢慢地,通过多方努力,征地、停电等事情终于得到解决。
正是因为古洪涛他们以细致耐心坚持的工作劲,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施工,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