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展示了其在能源储备方面的雄心,但这位电动车界的新贵在成为电池霸主的途中还将遇到众多挑战。
我们不该忽略的是,特斯拉和他的长期合作伙伴SolarCity在储能方面几乎是从零开始。这两位是“加州能源激励计划”最大的资助对象之一,并在过去数年间一直从事将太阳能集成系统用于满足电网运营商需求的测试。
特斯拉的Gigafactory,也就是内华达州正在建设的用于组装由松下电子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巨大厂房,无疑会提供充足的产能,且部分产品已被指定提供给家用和公共事业应用。
但如何用这项技术赚钱呢?这也是特斯拉同众多竞争者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在加州这个最有可能是特斯拉储能项目的最大市场中,潜在的创收机会和障碍。
因加州法律法规要求,该州最大的3家投资者拥有的公共服务公司:太平洋电气公司、南加州爱迪生电力公司和圣地亚哥电气公司,要在2020年前获取13亿瓦的储能容量,从某种意义上讲,该州几乎是铁定的“电池自用”市场。这其中至少半数的容量是属于第三方的,而不是州政府,且很大一部分被预留给使用者作为后备能源,这一点和特斯拉的预见不谋而合。但加州的储能计划授权要求这些项目要有成本效益,同时助力整个州增加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创建有弹性且更加安全的电网。
降低已安装系统的成本仅仅是个开始。特斯拉的实际价格远低于预期,每10千瓦时收取3500美元,每7千瓦时收取3000美元。这是给经销商的定价,也就意味着到使用者手中时价钱会高一些,且这里面不包括变流器。
Gigafactory计量经济体系可能还会降低成本,他们可以利用部分废弃的EV电池。事实上,特斯拉和SolarCity很可能通过给他们的系统融资来减少前期的价格冲击,但这也会将确保经济价值的重担放在公司肩上。把分布式的储能变成能够盈利的资源是一种美好的愿景,但未来的不确定性使之成为一项艰难的任务。
应急备用电源的挑战成为核心命题。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特斯拉电池是一种紧急备用电源。这个概念不但不能发挥电池的最大效益,且与每家每户都可以轻易买到的备用发电机相比,也没有任何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