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威尔玛飓风造成62人遇难,损失达到近3000万美元
飓风与能源行业关系密切?没跟你开玩笑。
在美国,四分之一的海上石油生产、三分之一的天然气加工、五分之二的炼油设施都位于得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海岸,而它们都处于飓风的必经之路上。飓风引起的蝴蝶效应波及之大,不仅冲击了当地的能源基础设施,更给电网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如果我们可以随时了解气象数据的变化,一方面能提高能源供给设施的效率,同时也能利用这些数据进行能源消费模式分析,帮助客户优化服务、改变路径、预测发电量,岂不一举多得?
DeepThunder天气预报分析图,图片来源:IBM
如今,IBM的Deep Thunder气象预测服务软件早已在为美国政府服务了,而能源供应链上的信息贯通又何止是气象数据,仅IBM就已投资 160亿美元进行了30次数据分析的相关收购,并在电力产业提出电网转型、提高发电效率及顾客运营转型等倡议,支持能源大数据处理。专注风机13年的GE,通过每秒分析上万个数据点,融合能量储存和先进的预测算法,开发出能灵活操控120米长叶片的2.5-120型风机,将数据传递给邻近的风机、服务技术人员和顾客,直接把效率拉高了25%!
在能源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传统电力、油气公司还是科技、新能源企业,都在琢磨着向能源大数据投怀送抱,那么问题来了,怎样的拥抱姿势才正确?
【概念】当能源遇上大数据
如果说在互联网诞生时,有人号称“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那么在大数据时代,我们不但知道是不是一条狗,而且知道是公还是母、爱吃什么粮、什么时候睡……因为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领域,不再只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和资料,而是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
所谓“三分技术,七分数据,得数据者得天下”,我们无疑已进入一个数据为王的时代。由此延伸出来的能源大数据理念,就是将电力、石油、燃气等能源领域数据以及人口、地理、气象等其他领域数据,进行综合采集、处理、分析与应用的相关技术与思想,它不仅是大数据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深入应用,也是能源生产、消费及相关技术革命与大数据理念的深度融合,将加速推进能源产业发展及商业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