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进程中,电力装备扮演着重要角色。5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以扩大开放促发展升级。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当超级推销员,力推电力装备“出海”。
此次会议提出,聚焦铁路、电力、通信、建材、工程机械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对接不同地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以国有、民营等各类企业为主体,灵活采取投资、工程建设、技术合作等方式,带动装备出口,促进相关国家扩大就业和发展经济,用质量和信誉建口碑、树形象。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电力设备走向世界有很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
出口面临三大机遇
事实上,今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反复提到要推进中国电力装备走出去。今年年初,李克强总理在广东省省长朱小丹的陪同下走访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时强调,中国电力设备产能过剩,但技术先进,要以电力为龙头,寻找中国装备走出去的道路。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部署2015年政府工作时也谈到,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已达13.6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发电小时数、用电增速均创近十年新低,火电装机过剩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