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你是否会想到,有一天,能源能像普通商品一样在互联网上实现公开交易,进而形成一个庞大的能源共享网络——能源互联网;更有人把2015年看作能源互联网的元年,这一年,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能源与互联网的融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让人拭目以待。
在日前2015中国能源互联网高峰论坛上,与会的企业界大佬、行业专家纷纷为能源互联网的今天和明天拆招解惑。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表示,发展能源互联网已成必然趋势,为此必须加快电力体制改革,创新电力监管方式,将电力监管机构的收益与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实际联网情况挂钩。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直言,由于遭遇到传统能源行业的阻力,我们要谨慎看待能源互联网革命,破题能源互联网发展,除了需要机制创新、基础设施升级之外,还依赖能源流传输等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能源转型呼唤互联网
吴吟表示,现阶段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大气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两大硬约束,迫使我国能源发展必须转型。一方面,能源利用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约70%的烟尘、60%的氮氧化物、90%的二氧化硫排放是因为粗放利用煤炭造成的,而粗颗粒物(PM10)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我国大气污染已经从燃煤烟尘型转向以臭氧和细颗粒物为特征的复合型污染。
“打好雾霾源头治理攻坚战,能源领域是主战场。”吴吟表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对大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出了明确要求。
另一方面,我国是易受气候变暖不良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测算,能源领域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经济合作组织国家(OECD)成员国排放量的82%,约占非OECD国家排放量的59%。去年中美就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达成共识,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碳排放国家和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必须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在我国能源发展必须转型的关口,互联网的发展正如火如荼,它不断颠覆着产业的固有发展模式和人们的生活模式,并且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升级的不竭动力。据有关资料统计,2013年我国互联网经济规模超过6000亿元,同比增长51%,对GDP的贡献率为7%。从衣食住行到金融资本,互联网不仅改造了传统服务业,还不断渗透到工业细分领域,激活传统工业和大宗商品市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