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家庭能源管理将成为能源互联网的基本单元,既有能源消费、也有能源生产,能源通过互联网实现实时控制和实时交易。”吕锦标表示,而能源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最终走向消费端,例如智能家庭、智慧社区、电动汽车、家庭能源管理等。走入消费端的能源互联网将具备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创新的商业模式。
谈及新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路径,吕锦标认为,当务之急是将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然后将建筑物转化为微型发电网、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最终实现成千上万的建筑物能源联网共享。
加快电改迫在眉睫
在李俊峰的眼中,能源互联网是一场革命,它通过能源交易的透明化,进而打破能源垄断局面。“以石油为例,实际上80%以上的石油生产成本不到10美元,中东地区甚至只有3~5美元,而近年来全球石油平均价格高达22美元。”李俊峰表示,而能源互联网可以有效打破这种垄断格局,人们将可以使用更加廉价的石油能源。
与此同时,能源互联网还能够推进能源金融改革,实现财富的均衡。“与石油资源被少数人控制并形成寡头垄断不同,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交易既可以由大公司从事,也可以在一家一户变为现实,比如宁夏、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就可以借助光伏创造财富,解决就业问题。”李俊峰说。
尽管前景可期,但目前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仍然面临法律、机制和政策三大障碍。首先,《电力法》规定,一个供电营业区内只设立一个供电营业机构,目前电网企业营业区范围越来越大,而供电营业机构却越来越少;其次,电网企业通过买电卖电赚取差价,但分布式能源发展将影响电网企业盈利;此外,《可再生能源法》确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由于缺乏具体实施办法和技术支撑体系,难以落实。
吴吟建议,加快能源互联网发展,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迫在眉睫。一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能源法》,修订《电力法》、《可再生能源法》,明确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发展目标和问责规定。二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将配售电职能与电网输电职能分开,国家管制输电价格,放开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三是完善相关制度政策,调动电网企业输送可再生、分布式能源电力的积极性;四是创新电力监管方式,将电力监管机构的收益与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实际联网情况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