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随着沉寂多年的电力改革再次启动,我国价值数万亿的电力市场将走向何方备受关注。
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已下发,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制定多个配套细则。
多名受访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意见》由最高层强势推动,规格远超上轮电力体制改革,可见管理层的重视度之高。虽然内容上并未超过之前相关文件的范畴,略低于市场预期,但从效果而言,《意见》催生的新增市场不容小视,释放的改革红利更不容置疑。
“对售电侧的放开是此次改革的重点,加上《意见》对分布式发电的支持,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市场的潜力将被大大释放出来。”24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研究中心教授钟一清对记者表示,此次电改不仅打破了一网独大的局面,更推动了新能源发电市场份额的增加,从而提高了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及生态环境改善。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魏桥等自建电厂模式,一度被市场热议,并被媒体以此为由,提出推进电力改革、打破电网垄断。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意见》打破了电网统购统销的垄断局面,给了“魏桥模式”正名的机会。
不过,钟一清也表示,随着水电、核电新能源发电的崛起,地方企业自备电厂成本优势将不再,加上环保等压力,类似电厂或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售电放开或引万亿投资
“虽然《意见》中没有提到拆分电网,但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提法,已经改变了电网统购统销的局面,打开了市场。”24日,一家国有电力集团山东分公司人士孙涛(化名)对记者表示。
《意见》提出,今后电力市场将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孙涛对此解释称,“电力用户将拥有向不同市场主体购电的选择权。”
实际上,这个可自由选择的权利,早已被各界期盼已久。如此前“魏桥模式”之所以受到市场热议,有一大半原因就来自于对电网垄断销售渠道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