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随着信息化与城镇化的发展,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物流、智慧交通等这些原本只会出现在设想中的字眼,就这样在老百姓的眼皮底下一步步成为了现实。据工信部《2014年ICT深度报告》统计,目前中国10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89%的地级以上城市(241)个、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51)个都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截至目前,我国已有超过200个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覆盖东、中、西部地区,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外,杭州、厦门、珠海等一些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也已开始智慧城市的建设工。在过去一年中,中国智慧城市产业发展迅速。
智慧城市建设过去与未来
自2008年智慧城市概念被提出来以后,打造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各地新一轮城市化建设的重点工程。
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陆续出台并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实现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安全长效化。
2014年8月30日,八部委联合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科学制定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强调信息惠民、加速两化融合以及完善投融资机制,此后国内诸多城市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再次提速。
2014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等25个部委已建立智慧城市部际协调机制和工作小组,协调解决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跨部门、跨领域的重大问题。
2015年1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智慧城市论坛上,有专家指出,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和新兴产业,应该包括数据的采集、核心数据服务、应用服务和服务业,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其中,云计算和大数据会起到无可比拟的作用,围绕数据进行投资的时期已经逐渐来临,并认为高端服务器、数据中心服务企业和管理类企业将不断受益,其中优质的投资标的将迎来重大机会。
李颖也在此前召开的第十六届高交会智慧城市论坛上表示,预计智慧城市全球市场在未来大概有40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中国估计将有4万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
中信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推进,相关产业需求有望在未来五年内保持快速增长,具备顶层设计和总包能力的总包商企业以及重点智慧城市应用系统的解决方案商等值的关注。与此同时,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落地,为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技术提供了野蛮生长机遇,尤其是对海量互联网信息的控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