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有很多给售电公司写APP,智能电表数据应用分析,提供电力交易系统软件的各种公司,但无论他们体量如何,来自哪个国家,统一给人的印象是:互联网与能源的结合决不仅仅是架个网站,做个应用,喊几嗓子分布式控制,而是实实在在的需要互联网人士去了解这个行业的内在原理,否则的话,只是强调你程序速度快存储大,就像南辕北辙里的富人夸耀自己马好车稳一样,毫无意义。
举个例子,也是本次展会上唯一让人回味无穷的创新点。有家公司发明了一个视频解读电费帐单的程序,账单寄来以后,可以自行解读PDF并且生成5分钟的数据演示视频,定制话的告诉你用电多少,为什么增加了,明年有啥新政策,如何节能。
初看这个觉得很弱,但仔细了解下来,为什么要多此一举的做这样的程序呢?因为据大数据显示,德国80%的客户服务电话都是解答帐单问题,其中95%都是没有错误只是用户误解不能准确分析帐单,所以这个程序不仅可以降低客户中心服务压力,还可以让没有时间回父母家的年轻人们远程操作第一时间解决老年人的忧虑,同时还可以倒逼大家统一使用电子帐单。
如此回味,顿时觉得这个IT公司的觉悟高,也许吃透能源运营的根本还需要时日,但先笃定的从可做之处入手,并不追求一上来就号称是能源互联网第一人,而现把互联网的良好体验先做进来再说,从这个角度出发,小伙伴们麻烦告诉3月底要来德国参加CEBIT展会的马云先生一下,何以笙箫默?
II. 如果你来德国看过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其他地方都会变成将就,而有的人就愿意将就。
尽管在2014年初我们就可判定这是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元年,但进入2015,我们依然只是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给你10%的收益并指给你一块只有互联网上可见的光伏板,就告诉你是能源互联网;要把风场光伏电站都连起来作大数据分析,把所有地方都铺上光伏薄膜,就告诉你是能源互联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