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哨位的“电子眼”运行需要大量电能,风电、太阳能电供电不够稳定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1000多年前唐人岑参描写沙漠的诗句,至今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依然可以得到实证。
2015年1月27日,准噶尔盆地腹部塔克拉玛干沙漠温度降至零下35摄氏度,寒风彻骨,滴水成冰,一行银色的孤雁飞舞着延伸到一望无际的大漠深处。此时,国网巴州供电公司运维检修轮台班的班长艾合买提﹒托呼提和他的同事们,正在这条被誉为世界上第二大流动沙漠腹地的最长的输电线路——220千伏台塔输电线路进行特巡。
1月26日,这里刚刚被一场肆虐的暴风雪侵袭过。艾合买提﹒托呼提和他的同事们是来向这行沙漠中的孤燕进行慰问的。
沙漠中的暴风雪是可怕的,然而,飞扬跋扈的沙尘风暴,在肆虐这条横贯沙漠的输电线路时,却“收敛”了许多。究其缘由,原来是他们是有“秘密武器”的,而这个“秘密武器”正是科技创新的成果——“装配式基础”。它就像忠诚的卫士,牢牢地为这条穿越“死亡之海”的生命之线保驾护航。
被束缚的“沙漠卫士”
“你看到铁塔座基上的那个沙丘吗?这可是沙漠输电线路上独有的风景,那个沙丘下面就是我们要找的秘密武器”,说话的正是班长艾合买提﹒托呼提。他要帮记者揭开这个秘密。
说话间,艾合买提﹒托呼提已经取下背跨的工具包,他沿着起伏的山脊梁,越过脚下的流沙,娴熟地移动到不远处的塔基前,得意地向记者展示他的秘密武器。
“装配式基础”,通俗讲就像是铺设火车轨道的“木枕”,它由底板条、横梁和支架组成,其中底板条和横梁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均是在加工厂进行,支架为型钢构件,各构件在工厂加工成型后,再运输到现场直接连接螺栓即可完成装配。可节省30-50%的劳动力,缩短工期1/3-1/2。大大降低工程造价,且工程质量可控,既利于机械化或半机械化作业,又降低了施工人员的作业强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