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改革新增市场:改革总是能带来机会。尤其是对于每年几万亿收入的电网公司进行改革,近千亿的利润可能在发电端及用电端得到释放。虽然这种体制性的变化在实现进程中可能会比较漫长,但预计在资本市场上会表现强烈。从当前可行的改革方案来看,以输配电价核定为前提,大用户直购电扩大及末端运维/售电市场放开将是两个主要突破口。其中在直购电市场,通过压缩中间过网费及放开价格竞争,低成本发电企业(水电及高效火电)、大工业用户及地方趸售电网都将实现利润修复。此外,地方趸售电网有望借助改革契机加速其资本运作及跨地域扩张,这也是比较值得关注的方向,如广安爱众、桂东电力等。
电力改革的第二个突破口是电网末端市场的开放,这包括用户设备的运维及零售电牌照的发放。在这个市场中,我们认为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企业能够最终做大,进而成为综合用电服务商:能够获得当地稳定、低成本电源供应;有丰富的下游优质用电客户渠道;在售电之外,还能提供如节能改造在内的增值服务。正泰电器及智光电气是布局最早、优势明显的标的。
海外输出:在“一带一路”主题带动下,行业内部分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的股价表现强劲。但考虑到海外电力体制及设备工频状况差异,国内设备输出其实仍面临不少阻力。此外,国网“向外走”战略目前还是着重于资本输出,拉动设备出口还是第二阶段的事。我们判断近期的“一带一路”行情还是属于“风起猪飞”。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推荐高增长、低估值的特变电工,其凭借丰富的工程经验和新疆的优势地理位置,直接辐射中亚市场,属于比较实在参与海外输出的龙头企业。
工控:龙头具备安全边际,重拾增速尚需下游确认
工业自动化一直是市场比较关注的领域,但在电力设备行业内上市的标的不多。对于汇川技术、英威腾这一类的龙头企业,多年的市场跟踪与交流已证实其都是管理优秀、技术领先的成长类白马标的,但从二级市场走势来看,周期波动的趋势尤为明显。在2013年大幅上涨后,上述企业的股价2014年不尽如人意。那么对于2015年如何看待,我们首先要阐述两个问题:1.工控龙头的股价为何会有明显的周期性;2.2013年及2014年的股价为何如此演绎。
对于第一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看清国内整个工控行业本身是发展稳定,需求随周期波动的。尤其是上市龙头企业目前主要业务分布在驱动层的变频产品,这个市场的周期性尤为明显。在这样一个市场中,龙头的成长性主要来自于进口替代。基于这种背景下,龙头的业绩表现中周期性与成长性并存。当宏观经济反弹时,工控市场(尤其是OEM)整体弹性高于宏观,龙头在进口替代下业绩弹性更高。而在二级市场上,投资者对于企业未来预期的变化被进一步放大,直接表现就是估值提升。业绩与估值的双击下,企业股价表现自然会“凶猛”。相反经济下滑时,龙头的周期性表现也更为明显,其业绩增速会向行业增速收敛,市场则在业绩低于预期时快速下调其估值水平。业绩与估值双杀下,企业股价向下风险出现(业绩主要是增速下降,股价下降更多来自于估值降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