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在发电侧和用电侧都是双轨制的,但是电这个东西都是在一个网上输送,有市场化的定价,还有非市场化的定价,还要做到产供销平衡,这个市场怎么运作?
所以开诚布公地说,这次电改方案我认为比较容易实现的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是需要严密设计的。现在政府希望通过试点找到新一轮电改的操作方案,先是深圳试点,但是大家认为深圳试点不够典型;好,接下来内蒙试点;如果内蒙试点还不典型,我们再找一个地区试点。
但这次不像上次改革,上次就是拆分,一夜之间就分开了,中组部下一个文件,张三、李四、王五,任命为总经理,资产怎么划都是国家的,全是央企。这次我们的任务是建立电力市场,这个就难了。
记者:对,这次的放开还是有条件的放开,在设计一个半市场化的电力体系中,什么是当务之急?
曾鸣:这次电改方案最大的难点是售电侧怎么做,新的售电机构进来,首先我们得考虑它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如果不能盈利它肯定不进来。
在讨论什么是好的盈利模式设计之前,我先讲讲我认为坏的设计是什么。我明确反对,直接把原来供电局产业链上的售电板块切分出去,比如说报装、计量、抄表、核表、收费,把这五项东西切分出去,不归电网了,但是这个新成立的公司做的事情和之前在电网里是一模一样的,没有创造市场增量,最多可能为了提高效率,这个新成立的公司裁掉一些冗员而已。然后公司领导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尽可能地扩大售电市场增加利润。
但电力和其他商品不一样,从社会总体效益来说,用电效率越高越好,单位GDP能耗越低越好,所以如果盈利模式是以电卖得越多越好,这种导向肯定是错的。
应该是什么盈利模式呢?看售电机构有没有能力帮助用户提高用电效率,有没有能力帮助用户优化他的用电曲线,削峰填谷,如果你有这两个能力,然后你赚钱了,这个盈利模式导向就是正确的。
比如说我是售电机构,我特别在行,我知道一个小区的的空调有多少,冰箱有多少,洗衣机有多少,小区的负荷曲线什么样的,我都知道。我可以帮助小区用户优化他的用电,比如我给你一个类似手机APP的东西,家庭主妇可以下班之前一点,可以让你的冰箱先运行,空调先不运行,晚上回家之后,比如照明运行以后先把空调减下来,这样家庭的负荷曲线被拉平了。拉平之后,作为售电商,我可以去电力批发市场购买用电低谷期的低价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