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海上风电】
12月11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涉及44个项目,总容量1053万千瓦。这是继今年电价政策公布之后,海上风电迎来的又一重磅消息。此前,“全国海上风电推进会”曾公布海上风电建设初步方案,当时目标装机容量为1028万千瓦,此次明确的最终目标比前者增加了25万千瓦。但业内也有不同声音称,受目前国内海上风电产业现状的影响,国家能源局此次《方案》中所提出的规划任务完成难度极大。如果相关产业配套细则不出台,很难促进市场的快速发展。
事实上,今年下半年开始,“海上风电元年”的概念已让摩拳擦掌已久的风电企业兴奋不已,多项利好国内海上风电发展的政策随之出台。2014年6月份,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规定2017年以前投运的潮间带风电项目含税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75元,近海风电项目含税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85元;2017年及以后投运的海上风电项目,将根据海上风电技术进步和项目建设成本变化,结合特许权招投标情况另行研究制定上网电价政策。
从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方案》看,到2015年,我国将实现海上风电并网装机5GW,到2020年,实现海上风电并网装机30GW。截至2013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为335MW,未来7年复合增速为90%,远超风电行业整体装机增速。目前海上风电平均装机成本约为15000元/KW至20000元/KW,结合2020年我国海上风电30GW的装机目标,我国海上风电市场启动后,未来市场空间可达到4500亿元至6000亿元。
短短半年时间之内,国家发改委两度刺激“海上风电”,足见其在国家能源战略的中的高度。面对此次海上风电盛宴,一些嗅觉灵敏的国际企业也“不甘落后”,频繁的来中国拜访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对国内海上风电市场也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另一方面,虽然业界对海上风电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持乐观态度,但其当前的发展现状仍引人担忧。
NO.10 【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这个概念,在媒体占据头条已经不是新鲜事。去年12月初,国内不少媒体就曾经刊登了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的署名文章《智能电网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率先提出了“能源互联网”等超前、创新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