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外媒看中国】电力改革难在克服习惯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能源报    2014/12/31 9:00:55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中国在过去的30年中取得了许多惊人的成就:令全世界钦佩的经济增长、国际地位急速提升、十几亿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改善。这些都可以归功于一项国策——改革开放。但是,中国还有一些重要产业仍需市场化,电力行业就是其一。

如今,摆在中国政府面前亟需解决的是不断激增的能源需求,还有不得不改善的不断恶化的环境污染。因此,“改革”就变得更加迫在眉睫。

中国已经意识到,必须要削减对非清洁能源——煤的依赖,并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数据显示,在2013年中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首次超过化石燃料和核能。

多年来,在满足因城市人口激增而不断上升的电力需求与各产业平稳运营两者间,中国政府一直兼顾得不错,也极少出现断电情况。但让政府官员备感烦恼的是,雾霾(PM2.5)正包围着中国众多城市,中国百姓已经对该问题表示出极大的不满,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也出现了各种“吐槽”。

以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为例,当天的PM2.5数值已高达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安全上限的14倍还多,众多参赛选手佩戴口罩参与比赛。这让中国政府意识到,其国际声誉很可能因控制碳排放不利而受到影响。

因此,中国很可能不得不放弃燃煤发电,哪怕是燃煤发电已占其发电总量的近80%。但是,改革的进程因为一大批电力企业的执行问题而受阻。这些企业大多数是大型的国有企业,问题往往出在它们刚性的生产计划、不能公开的各种信息和监管不力上。这也就造成了供电商在价格、能效或清洁生产等方面缺乏竞争动力。

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能源转型研究所这两家国际非政府性组织指出,国有企业对大多数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传输和分销就如同“毫无监管的企业垄断”。这些国企老总一般都是由政府任命,但是他们却经常与地方领导“联盟”,抵抗毫无“权威”可言的监管部门的监督。

现行的中国电力行业体制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调度”。调度简单来说就是在特定时间内决定使用哪种能源来发电并网。一份来自美国电力监管援助计划项目的报告称,大多数国家调度决策主要取决于成本最小化。在中国,决策者看起来也同样是鼓励这一方式的,即电网运营商应给予能效更高、更环保的发电企业优先并网的权利。而事实上,电网运营商却偏向帮助燃煤电厂收回投资成本。这或许也是因为双方都出身于“能源国企”。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