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工程提供原动力
重大工程历来是创新实践的温床,除了管理模式上的创新,技术创新也是浙福特高压工程的重中之重。
10月13日,浙福特高压工程浙南站已不复施工高峰期的繁忙喧嚣。整齐划一的GIS设备、比肩而立的高压电抗、挺拔耸立的电气构架,一座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已然颇具规模。
浙南站三面环山,从地理环境上来说,这里有成为高温“火炉”的潜在条件。而丽水地区连绵的梅雨季节、屡次的台风侵袭,也都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所以,升级施工装备、抵抗不利环境影响,是浙南站采取的有效措施。全封闭式移动装配车间的进驻,使得GIS安装可以较好地规避这些环境不利因素。采访中,浙南站上空下起瓢泼大雨。不过,在装配车间内的1000千伏GIS安装现场,安装人员却丝毫不受大雨影响,正有条不紊地作业。这个宽29米、长21米、高10米的全跨式移动装配车间,整体置于预先铺设好的轨道上,可在轨道上根据安装需要移动,灵活方便。车间内置两根吊车大梁,配备了2个12吨电动葫芦和1个10吨电动葫芦,具备联动/单动双重操作模式,可满足重达11吨GIS设备的吊装需要。厂方西电集团技术人员介绍,这个首次应用于工程的移动车间具有一体化抽湿、除尘功能,满足全天候、全时段作业需要,设备安装精度也更高。
除了GIS工厂化安装外,北斗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也首次应用在电网建设工程中。该项目首次将我国两大战略产业技术相融合,建立起特高压施工过程的特征波谱库,实现了对工程现场的远程可视化管理,让国产技术为国家能源安全输送保驾护航。其他如首次采用直升机吊运特高压工程塔材物资、无人机航摄技术实现对施工现场空中全景监测、山区地形组塔技术研究应用等,一系列的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在解决现场建设技术瓶颈的同时,也引领了特高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