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2014:无线充电离我们还有多远?(6)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网易科技  作者:阮凯  2014/12/9 13:50:10  我要投稿  

目前的商业推广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手机上的接收器问题。要跑在市场的前头,不可必要的要在产品上有所妥协,比如第一款安卓手机G1,在当时云计算尚未成为主流的时候,安卓将信息从电脑导到G1上的操作就已经是用户用手机与谷歌的云端同步,然后再把电脑也和谷歌云端同步的形式。到了现如今,这种无线传输的方式比用数据线方便太多了。无线充电也是如此,多数的手机在使用无线充电需要加装接收器。接收器就多种多样了,三星比较取巧,拆开后壳,将无线贴片上的触点对准预留的接口,盖上后壳就能使用了。而其他接收器(以背贴、保护套、插环等形式为主)不可避免的要占用手机的充电接口。那么问题来了,公共场所(咖啡馆、餐厅、图书室等)我能很愉快地充电,那么回到家呢,我又得换下接收器,改用线充,无线充电本是一种让人用起来不费力的优雅行为,这样反复折腾极容易破坏大众对这项新技术的好感。星巴克采用插环的形式,不用考虑适配不同机型,也解决了消费者充电难的问题,但由于PMA的小众,支持其他标准的手机仍需插上插环,同时,依旧需要拔进拔出,没有模拟出无线充电的使用场景,不能达到“忘记充电”的远景,只是为解决接收器问题的权宜之计。真正的商业推广,需要强有力的理由去说服用户付出相当高的代价去购置几套无线充电器,来充分享受好处。这是无线充电推广过程中必须首先要迈过的坎。

其次,消费者心理问题。大部分人对无线充电概念的理解颇为遥远,充电过程类似WiFi。当得知手机仍然要放在一个无线充电器上,同时这个无线充电器仍需通过USB线连接电源时,普遍流露出一种失望的情绪。过高的心理预期对新技术的推广有一定的副作用。同时,消费者对无线充电所带来的辐射也有疑虑。以Qi标准为例,无线充电工作在对人体无害的低频非电离频率(110-205KHz),不需过多担心。正确的市场宣传必不可少。

最后,大众消费观的进步。简单的满足功能的实现已经不能适应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而无线充电产品,基本都以功能实现为主,少有用心设计的。移动电源的色彩,智能手机的工艺材质已经证明了设计上的大胆追求,让人们更有欲望掏钱买单,设计在大众消费中的权重越来越突出,设计溢价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无线充电器作为大众消费品,自然也需要出色的设计。

小结

2014年,不是无线充电年;但是,对于无线充电而言,2014年确是很重要的一年,技术方面不断扫清着推广的障碍,在产业端也积极跟进,一个良好的创业生态逐渐生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无线充电欠缺的,只是消费市场的一把火。2015年,倒不是说无线充电会井喷,会席卷大江南北,那是不现实的。不过,我们应该能看到令人欣喜的一面,随着产业端的生态逐渐成型,前景的逐渐明朗,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创业公司,会加入其中,用自己独特的经营模式普及无线充电,就如同当下的尚未定论但是蓬勃发展的免费WiFi市场一样,但我们相信,无线充电,立足于庞大的设备技术,将会有着更有广度更有深度的市场,我们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能够积极参与其中,筚路蓝缕,总需要队友和对手一起开拓!

(作者:阮凯,本文系杭州安索科技2014年行业技术观察)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