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随着单相分时电表的推行,上海市民开启了一种全新的体验模式。此前上海所有的居民电表只有单一的计价方式,也就是说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无论哪一分哪一秒,所用电能的计量单价都是相同的,每月电费只需简单地用电表上的本月抄见数减去上月抄见数得出单月用电量,然后乘以单价即可。随着单相分时电表的推行,实施分时电价也水到渠成。从那时起,24小时被分为2个时段:当日6时至当日22时为“平时段”,当日22时至次日6时为“谷时段”,谷时段的电价大约只有平时段的一半。用电有了优惠时段,过日子精打细算的上海市民自然乐于接受。单相分时电表很快受到上海市民追捧,一时间,到电力营业网点申请换装分时电表、开通分时电价的电力用户排起了长龙。2001年,全市便安装分时电表40万只。
电表不仅改变了用户的用电习惯,电表本身也在发展中不断进步。在分时电表之前,上海在用的单相、三相电表绝大多数为机械式电表,伴随着分时电表的推广,机电式电表和全电子式电表也慢慢取代机械式电表,走进了千家万户。而随着我国表计科研、生产能力的快速提升,作为机械式电表与电子式电表过渡阶段的机电式电表只实际应用了较短的时间,上海很快便开始全面推广使用电子式电表。
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12项智能电能表企业标准,统一电能表型式及功能要求。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除了具备传统电表基本的用电计量功能外,智能电表还具有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防窃电、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等功能,支持双向计量、阶梯电价、分时电价、峰谷电价等实际需要,也是实现分布式电源计量、双向互动服务、智能家居、智能小区的技术基础。智能电表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为先进的电表。而从2009年起,智能电表也开始飞入上海的寻常百姓家。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已安装各类智能电表800余万只。
1990年12月27日,一幢高楼在上海市天山路1756号建成,这幢大楼被上海电力人称之为表计大楼。今天,这幢大楼的主人是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下属计量中心,其前身,便是坐落于斐伦路上的电度表维修和校验所。虽然在百年过往中几度易主、易名,但计量中心仍就司职全市各类电表的校检工作。105年之后的今天,每年有250万只最先进的国产智能电表在这里经过校检合格后奔赴上海全市的各个角落,在液晶显示屏的闪烁间向电力用户生动演绎着上海电表的发展历程和以其为缩影的整个上海电力乃至中国电力事业的沧海桑田。
至于那些功成身退的“前辈电表”们,则静静地沉睡在计量中心的展示厅内,等待着人们去解读它们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