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整合 谋求发展
许继、平高集团地处河南省,是中国电工装备制造企业的典型代表。重组整合前,许继集团是平安信托的全资子公司,产品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电力系统各个环节,横跨一次、二次和交直流领域。平高集团是平顶山市政府下属全资企业,主营高压开关设备、输变电设备、控制设备及其配件的制造、销售。
悠悠岁月,风雨兼程。几十年来,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许继、平高集团由小到大,逐步成长,曾获得过令人鼓舞的荣誉,也曾创造过令人称赞的辉煌。
几度蹒跚,几经风雨。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工装备制造业竞争加剧,许继、平高集团在经营、技术、资金、管理、市场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且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内忧外患”重重。
2009年,许继、平高集团营业收入分别达到55.15亿元和30.35亿元,但利润总额仅为-2.6亿元和0.9亿元,市场占有率分别仅约为1.2%和1%。从数据来看,前景不容乐观。从产品看,两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比重低,处于低价竞争状态的产品比例较高;从经营看,两企业发展能力弱、潜亏严重,创新能力不足,经营流动资金、固定资产投资等大部分均依靠贷款解决,资产负债率较高;从国际竞争看,两企业国际市场拓展能力弱,产品和渠道单一,在国际市场主要以单机配套出口为主,出口方式主要以代理为主。许继、平高集团陷入发展“瓶颈期”。
当时,我国电工装备制造业虽已形成门类较为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但企业竞争力普遍较弱,尤其在高端市场处于下风。以500千伏变压器设备为例,西方跨国公司切走了国内一半以上的“蛋糕”。在部分高端输变电设备市场上,即使是内资企业中标的设备中,主要部件、材料的进口率甚至超过50%。
从全局来看,重大电工装备、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的研发制造能力是影响我国电网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是必须尽快消除的发展瓶颈。中国电工装备制造业强烈呼唤“中国制造”。
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以许继、平高集团为代表的国内设备制造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研发投入不足、技术水平较低,靠自我发展,很难成长为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的主力军。
路在何方?一直牵挂着两家企业发展的河南省政府将目光投向了国家电网公司。
2009年9月5日,河南省政府正式印发该省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要以许继、平高等骨干企业为依托,推进与国家电网战略合作向纵深展开,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输变电成套设备研发和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