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能举个例子吗?
雷德威:当中国政府或者是电网公司在对用电量进行预测时,他们认为目前中国用电需求是在不断增长的,并且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这个需求量也会不断的提高,因此就需要建造电厂和设施。但是如果电网公司尝试帮助客户降低他们所需的用电量,特别是在工业领域,就没有必要去建造那么多新电厂了。但是想达到这个效果,你必须要确定客户确实会使用更少的用电量,这就是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
例如在美国加州,电厂采用能效策略已经有30年历史了,在那里人们发现该州的用电量需求一直都保持在非常的平稳数字里,也就是说30年来,加州的用电量几乎都没有如何变化,然而在美国的其他州却一直在增加,其中的不同就是加州将能效带进了客户的家里。因此加州不用去规划还需建多少座发电站,而是去进一步的鼓励用户降低用电量、提高用电效率。虽然中国在这方面没有较多经验,但想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必须要尝试去做,而政府制定的目标以及《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的发布是很好的开端,当电网公司在政府的敦促下积累到一定经验时,他们就可以依靠能效了。
“重新定义电网公司的角色与责任”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国的电网公司需求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雷德威:2010年11月,《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印发。这份指导性文件首次要求中国的电网企业开展需求侧管理工作,包括提高能效,促进电力负荷管理,以达到减少售电量和降低高峰用电需求的具体指标。我认为,该文件开创了在中国实施强制性能效政策的先河。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一系列能效政策显著地提高了能效,但这些政策并不针对电力部门,因此2010年颁布的指导文件是中国在电力需求侧管理和能效方面迈出的一大步。更重要的是,此办法鼓励电网公司将能效作为一种资源整合到电力规划当中。然而,在执行此文件时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比如可以扩大范围,为电网公司提供相应的激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