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从事能效工作30多年,有什么感受?
雷德威:最近我刚写完一篇名叫《能效是一种资源》的文章,这其中就说道,将能效视为一种资源能带来很多好处。
首先虽然是国家建立发电站,但还需要电网公司架设电线等设施与客户相接,这里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假如电网公司能够说服客户降低用电量、提高能效,那么就没必要去建造那么多的发电站和设施,将能效看作一种资源实际上是更加经济的做法。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优点,例如减少空气污染排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我现在主要就是希望能够将这些观点———能效实际上是在节省电网公司的资金的———传达到中国政府和中国电网公司里去,让他们了解到,能效措施并非只是被动的完成目标,而是将能效嵌入到他们的经营模式里,让电网公司愿意或渴望去帮助客户提高能效,这将是更加可持续的做法。
“鼓励用户降低用电量、提高用电效率”
记者:在电力需求侧管理方面,国际上有什么样的经验可以和我们分享?
雷德威:在某些地区,尤其是在北美,电力规划通常会将需求侧与供应侧资源整合到一个成本最低的综合性规划当中。
电网公司所带来的终端能效被作为一种资源,如同煤炭、天然气和电力等供应侧资源一样,可以用于满足终端用户对能源的需求。通过提高能效所实现的节能,减少了对能源的需求,进而需要的供应侧资源也相应减少,降低了能源供应成本。此外,提高能效还可以降低其他成本,如电网基础设施扩容的成本 (电线杆与电线,天然气管道等)等。提高能效还可以减少因使用供应侧资源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而降低给整个社会造成的总成本。这些被减少的成本,被称之为“可避免成本”,是通过有意将能效作为一种可减少能源需求的资源进行配置而产生的。
除了“可避免成本”外,获取节能量还涉及其他必须支付的成本,如制定和管理终端能效项目的成本。在进行综合分析时,同时需要将必须支付的成本和可避免成本考虑在内,电网公司获取节能量的总成本往往低于购买等量供应侧资源的成本。此时,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能效将被视为比供应侧资源更具有成本效益,也就是说通过节能避免的整个生命周期能源供应成本的现值,高于获取节能量的成本的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