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根据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2013年由于地方财政的紧张,对电解铝企业的政策补贴的力度和持续性已经较2012年开始下降。政策阻碍和市场化力量正在此消彼长之中。
电解铝行业限产、减产的政策表述在前几年一直存在,然而从执行来看收效甚微。市场普遍对未来行业产能缩减持悲观态度。现阶段企业面临的盈利环境与前几年相比,已有明显差别。从国内铝价的走势来看,真正意义上的大幅下滑始于2013年四季度。之前尽管行业盈利状况也在不断恶化,但尚未到达全行业大面积亏损的程度;据统计,截至2013年三季度,铝价尚可覆盖90%左右产能的现金成本,接近80%的产能基本上实现盈亏平衡。但四季度铝价的快速下滑打破了许多企业的盈利平衡点,使得维持企业盈利水平所需要付出的政策补贴成本陡然增加。这一现状也说明行业产能收缩的压力也大大高于前几年。
从统计数据来看,尽管自2010年以来,国内电解铝行业一直在进行产能淘汰,但力度较小。对行业的供求面没有实质性影响。但近期,产能淘汰的速度明显提升。2013年全年整体关停产能约102万吨,2014年上半年因亏损或技术落后而遭关停产能就接近180吨,如果加上停产检修名义关停的产能,预计达到210万吨。
从现有状况来看,隐性补贴政策在行业盈利进一步恶化的状况下,已难以为继;市场化力量的回归已经逐步显现。前几年,电解铝行业供求关系恶化势头有望至此而终止。
需求与政策决定“出清路径”
国内电解铝行业市场出清速度取决于两方面力量的作用:1)内生需求增长对产能的消化;2)国内经济增长的政策底线对于产能出清的综合作用。
在正常的市场化出清节奏下,现金成本,乃至完全成本高于现货铝价的企业都应该陆续退出。但考虑到国内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的政策底线,受电解铝减产影响较大的地区可能会以此作为博弈的筹码,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从而延缓本地电解铝的关停速度。
综合考虑市场化改革和短期地方经济承受下滑的能力,电解铝产能的淘汰需要一个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综合方案。概括而言,就是为市场化改革让出一条路径,同时需要缓解改革带来的阵痛。最有可能的方式是:以中央及地方配套财政支出为基础,配合特别金融债务融资作为专门款项,解决关停产能后的债务清理、资产出售和人员再就业问题。本着淘汰一批、稳定全局的方式,舍小救大。越早执行,需要花费的成本可能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