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目前业内各企业在做哪些工作?在推动储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注重用户的体验?未来还需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带着这些问题,媒体记者采访了7位行业协会的专家及企业代表。
记者:在储能领域,无论是行业协会还是公司,都在进行诸多探索,以推动产业的发展,能否讲述一下目前开展的相关工作?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国际合作中心执行主任李军:
由于海岛电价比较高,而且从经济性来说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美国已经有大规模储能系统与岛屿电网相结合的案例。我们也在这一领域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有益的探索。比如,我们正在推动中美岛屿微网的研究项目。这个项目是在美国基金会的支持下,由兴业太阳能、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中航锂电以及夏威夷大学等企业和高校共同开展的课题。目前该课题在珠海和夏威夷都有示范项目,每个项目的规模在3 MW左右,希望有兴趣的企业可以参与其中,和我们一道努力,推动储能产业的发展。
北京索英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总裁王仕城:
一方面,储能有助于推动分布式项目的发展。一旦拥有了储能,实现大规模分布式发电的目标将不再是梦想。另一方面,储能可以做独立的供电系统。但要做到上述两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实现储能的工程化。索英电气正在通过示范工程和实验项目,做出这方面的努力。
同时,作为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我一直在呼吁,储能产业的发展需要企业联合起来一起努力,共同扎实地做好工作。毋庸置疑,我们要尽快发展技术,但同时我们更要稳,不能急功近利。因为只有做好示范工程,才能树立起人们对储能的信心,这是比赚钱更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我们的项目做不好,业内会认为储能是不可持续的,这将对行业造成很大打击。相信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推动产业的稳步前进,储能将拥有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