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内有山头,比亚迪既是地方政策扶植的受益者,亦是损失者。外有强敌,就算可以如比亚迪老总王传福所言“分分钟制造特斯拉”,难保丰田、本田等日系车不会釜底抽薪。因此,比亚迪既要和国内企业拼政策、抢市场,又要和外资比技术、打商战。
总体来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未来的重头戏方向明确,还是在纯电动汽车。不过,扩大增量尚有待新思路的引爆。
整体推广逻辑迥异
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针对大众消费者的定位不同,特斯拉目前主要定位在高端市场,其ModelS车型实际就是一款跑车。这导致了两者在面对充电问题时的解决思路以及整体推广逻辑不同。
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雏形尚未形成之际,开拓销售市场还是建设基础设施,其实是解决“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
特斯拉的解决方案同其市场定位密不可分。初期,特斯拉利用环保以及互联网科技等概念打造品牌,以吸引社会关注,在高额利润的支撑下自造超级充电网。随后,降低价格,逐渐普及。
而比亚迪则将受众定位为价格敏感者。于是,在纯电动汽车成本下不来的情况下,先从公共用车入手,预期形成示范效应和充电设施配套后,再推广到私家车市场。
目前,各地充电设施的建设进度情况不一,即使是被各地视作样本的深圳亦不完善,其他地方可想而知。充电难,极大阻碍了新能源汽车在私家车领域的推广。
作为新能源汽车在私家车市场推广的前奏,深圳纯电动e6车主徐师傅表示,跑一个白班要充两次电,一次大约一小时,这还不算排队的时间,目前充电桩也就罗湖、福田多点,平时根本不敢往远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