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的“冷思考”(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5/22 16:17:49  我要投稿  

在“智慧城市”热潮背后,是巨额投入。有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建设将拉动1万亿元规模的设备投资。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万宁市兴隆镇工业路、迎宾大道两条路段看到,沿路路灯崭新而明亮。据了解,两条路段150盏灯的每一个开关都可以实现数据控制,进行电流、电压分析,故障监测,可以节能30%,兴隆旅游的“智慧照明”已经投入使用。“万宁创建智慧城市要以智慧旅游为推手,通过免费WIFI,智慧照明,健康小屋等项目让老百姓切身体验和感受。”万宁市智慧城市创建办公室解决方案架构师孙彤说道。

烫问题—资金支持很关键

任何一项建设都离不开资金支持,根据目前预算,万宁建设智慧城市达到预期的目标,至少需要上百亿元的投资。巨额资金从哪里来?万宁如何筹措这些资金呢?不仅仅是万宁需要思考的问题。

武汉市的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中显示,其建设总投资将超过817亿元,未来8年需要带动11200亿元的产业增加值。山东烟台去年8月对智慧城市长期发展规划方案进行公开招标,将重点推进列入导向计划的总投资1100亿元的360个技改项目,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这些智慧城市建设同样面临融资这个最现实的问题。

国家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投融资管理分联盟筹备组副组长韩伟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智慧城市创建上,国家开发银行已与该联盟签订《“十二五”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商定在“十二五”时期后3年提供不低于800亿元的投融资,各地都在积极地争取该发展基金。但获得该基金并非易事,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解决最近几年地方政府性债务集中支付的问题。

据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70万亿元人民币。考虑或有债务后,全国各级政府债务约30.28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7.9万亿元。如不严加控制,政府性债务势必会引发严峻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与此同时,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资规模也日趋庞大。2008年智慧城市概念出现之初,专家估计全国年建设规模约为2000亿元。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在这种情况下,智慧城市建设仅融资一项就着实考验城市发展的智慧。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