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瑞典:智慧交通
瑞典的智慧城市主要体现在智慧交通系统上的建设。为解决瑞典首都交通拥挤问题,斯德哥尔摩宣布征收“道路堵塞税”,瑞典在道路上设置了十几个的路边控制站,通过使用RFID以及激光等高新技术,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然后自动的对进出市中心的注册车辆进行收税。同时引入了IBM的流计算平台“InfoSphereStreams”,分析采集的车辆位置信息,实现为城区同行车辆提供回避拥堵路线的服务。同时通过这些技术对进出车辆进行收税后,大量的减少了车流,降低了交通拥堵。
国外的专家预计2013年以后智能城市将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预测到2016年,用在智能城市技术的资金将有近400亿美元。
二、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形势
众多国内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智慧城市建设成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一)建设热潮兴起
截至2011年5月份,中国的一级城市百分之百提出了“智慧城市”的详细规划,有80%以上的二级城市也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截至2012年9月,全国47个副省级以上地方的规划文件中,明确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有22个,占比46.8%。截止2013年1月,全国已有320个城市投入3000亿元建设智慧城市,预计“十二五”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市”各方投资总规模有望达5000亿元。
(二)思路各有侧重
当前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关注重点大致可分为社会应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四个方面。如北京提出要实现从数字北京向智慧北京的全面跃升,加快向世界城市迈进;深圳把建设智慧深圳作为推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突破口,打造功能完善的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宁波提出把智慧城市作为提升科学发展水平的战略选择的动力和方向,重点建设6大智慧产业;上海提出云海计划,为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的云计算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持。总体来看,对社会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程度较高,在明确提出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的地方中,优先发展民生、城市管理等社会应用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占比72.7%,其他地方以产业或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为关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