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近几年受到雾霾天气的影响,新能源汽车热度有增无减。我国更是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推出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然而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发展频频受阻,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动力电池的续航里程、安全性、循环寿命等问题。
目前国内纯电动汽车的推广之所以困难重重、成效不彰,表面上看是由于三个方面的掣肘:电池安全性不够稳定、市场价格相当高昂、作为必备基础设施的充电桩不足。但如果穿透表象去审视,关键问题则是动力电池问题。动力电池的关键技术不解决,纯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推广犹如空中楼阁。可见,谁能突破关键的技术瓶颈,谁就有机会抢占市场的制高点。
目前国内有二十多个电动汽车电池的生产厂家,但由于没有解决电池的成组关键技术,不少企业都陷入严重亏损、难以生存的怪圈。对此,东方一脉新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一脉)前后投入1亿元在各种研发测试、人员聘用、设备投入等刀刃上,致力于成为动力电池技术瓶颈的突破者,并通过技术创新,跳出这个怪圈。
破解动力电池“一致性”难题
长期潜心研发使东方一脉公司在厚积之后迎来薄发。他们的“主动均衡技术”破解了纯电动汽车锂电池难解的“一致性”问题。
过去,电动车使用的是铅酸电池,它的优势是应用历史较长,技术较为成熟。但铅酸电池同时也存在先天不足,即不够环保和电能的比能量太低。为解决这些问题,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替代而大行其道。然而,锂电池在解决一部分问题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由于锂太活跃,虽然提高了电能的比能量和转化效率,但由于分子极不稳定,会产生动力电池系统串联电池不一致性的问题,难以控制。
同时,锂电池的不一致性也成为其安全性难以保证、使用寿命短等弊端的肇因。事实上,把单个电池串成电池组,串得越多,不一致性放大倍数越多,安全问题也就越多。所串成的电池组中有一个“短板效应”,容量最小的那块电池决定了其他电池的放电量,短板效应又会产生极化现象,短板电池始终在极限状态,衰竭速度快,产生恶性循环。
对此,东方一脉选择跳出固有的技术框架,自动研发主动均衡技术,让每一个电池主动纠错,主动纠正误差,克服不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