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鉴定得出结论:这项国家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表明了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已经可以与国际水平相媲美。
盟固利公司之所以能够担当制定国家标准的重任,是与他们在锂电池材料方面深厚的技术积累分不开的。
该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和销售。他们生产的钴酸锂产品占据了国内1/3的市场,2007年钴酸锂生产总计975吨,锰酸锂生产65吨;2008年钴酸锂生产1300余吨,锰酸锂生产75吨。2001年4月,他们建立了国内第一条大规模钴酸锂生产线;2003年6月建成了锰酸锂生产线;2004年11月建成了镍酸锂生产线。目前,已经达到年产2500吨钴酸锂、500吨锰酸锂、300吨镍酸锂的规模产能。他们在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物理、化学与电化学性能研究与测试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生产上去了,经营上去了,但是盟固利公司知道,只有制定标准才可以反映出一个行业的水平:产业先进则标准先进,产业落后则标准落后,只有产业发展到了一定先进的水平,才能制定出先进的标准。
制定标准的企业都是本行业内的龙头企业。盟固利公司创业成功,在国内业界崭露头角,已成为锂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具备了先进的技术和产业水平。因而创业不久,便有幸承接了制定该行业国家标准的任务,踏上了制定锂电池材料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征程。
在后续标准的制定工作中,盟固利公司从未放慢脚步。他们借鉴先前制定钴酸锂国家标准的经验,先后又制定了“锰酸锂”行业标准和“镍酸锂”国家标准。
北京奥运:锰酸锂应用跨出大步
经过盟固利公司的不懈努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纯电动公交车的“零抛锚”和“零故障”目标得以实现。对电池而言,材料性能的提高必定带动电池性能的提升。
盟固利公司的员工已经好几天没有回家了。55辆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用的纯电动公交车车载电池全部由盟固利公司生产,而该电池所采用的正极材料——锰酸锂,全部是由盟固利公司提供的。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为了实现“零抛锚”和“零故障”这个目标,确保纯电动公交车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万无一失,盟固利公司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对电动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细微的征兆都不放过。
盟固利负责电池安全的主管领导发现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现象:有一电池组在充电过程中比其他电池组的电压略低,发现这个现象后马上停止对电池组充电。而当天正好是周末,电池组的周转也存在问题,无法从其他地方调回电池组进行补充。但为了更快地查找到原因,决定立即停运该辆电动车,召集工作人员将电池运回公司,大家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回公司。经过拆解电池并逐级排查原因,发现电池模块存在一些问题,有一个单体电池已经出现发热的现象。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盟固利公司制定了标准的工作制度,将整个工作流程标准化,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按照标准工作流程进行操作。实施标准化工作流程后,再没有出现类似的问题。经过盟固利公司的不懈努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纯电动公交车的“零抛锚”和“零故障”目标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