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内部,多名落马高管都是改革派,业务和管理水平曾获认可。安徽省军工集团原董事长黄小虎在滁州卷烟厂厂长任上时,曾因成功打造安徽著名卷烟品牌“红三环”,当选2003年该省“十大经济人物”。面对2008年后钢铁全行业性不景气,时任柳钢老总梁景理认为,“行业危机,并非每个企业都糟糕。”他大力拓展非钢产业,前些年柳钢在全行业亏损潮中仍保持盈利。以至于其落马后,有柳钢员工惋惜“没有他,我的收入没这么高……”
有的落马高管还曾因胆识过人头戴“英雄”桂冠。2007年,陕县支建煤矿发生淹井事件,义煤集团董事长武予鲁敢于抗拒副省长“撤离令”,力主冒着瓦斯爆炸的风险继续救援,终于解救了69名矿工。救援现场,他身穿矿工制服,满头大汗参加抢险的情景被记者拍摄下来,后来,被救矿工代表曹百成,还来到义煤集团,向武予鲁送锦旗及感谢信。
不过,当事业达到巅峰,这群业务尖子强势的一面就有可能演变为骄傲和霸道。如雷毅是出了名的“暴脾气”,在办公室发火训人时,上下三层楼都能听到。就连业务型领导梁景理,也被前班子成员狠批“人太狂”。2009年初,武予鲁下令,将一封举报自己、历数其贪腐罪状的登在内刊《义马矿工报》上。有人认为,他想告诉所有人,你们去告吧,我不怕!
缺乏监督的“强势,会给企业带来祸患,也使自己走上不归路。雷毅力排众议推行、并引以为豪的“多元化发展战略”,虽使公司一度有起色,却终因投资失败等败笔不断,造成锡业股份2013年上半年巨亏9.65亿元,雷毅也因涉嫌受贿等被调查。
手段不“高明”,胆子却很大
与人们熟悉的党政官员腐败相比,一些国企高管腐败起来“胆子更大”。
“国企与党政机关的不同在于,它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著名学者邓聿文表示,政府官员还要受纪委制约,受上级和社会监督,而国企这样的监督力度更弱。再加上它面向瞬息万变的市场,客观上也需要一定的集权,这就给国企高管留下了可乘之机。
廉政瞭望记者发现,国企高管腐败“体量往往更大”。一方面,以央企为代表的大型国有企业,投资及资金往来量巨大。另一方面,一把手经手这些资金,容易深陷利益迷局。不少人涉案的金额一经曝出,就让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