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通过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建设特高压输电通道,将吉林省风电与规划开发的蒙东火电按照合理比例打捆外送至华北电网,实现“北电南送”。
《国家电网》:目前出现的雾霾问题,与我国能源结构有着怎样的关系?
闫少俊:雾霾在全国呈蔓延扩散态势,除京津冀地区外,中东部地区也开始出现大面积、长时间雾霾天气,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两会前夕,发生在北京的雾霾,许多代表和委员更是感受深刻。雾霾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社科院此前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指出,中国雾霾天气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大气污染物逐年增加,主要源于热电排放、工业尤其是重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居民生活及地面灰尘等。
其中,我国东中部地区雾霾问题尤为突出,与当地大规模集中建设火电不无关系。雾霾严重的京津冀鲁、长三角地区火电装机分别超过1.3亿、1.4亿千瓦,单位国土面积火电装机分别是西北地区的13倍、26倍,单位面积的大气污染排放都在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
《国家电网》:在能源结构调整、治理雾霾的过程中,电网企业能发挥哪些作用?
闫少俊:2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在抓紧完善大气治理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三大措施,第一条便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实施跨区送电项目,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广使用洁净煤。跨区送电包括利用特高压、超高压等送电方式,利用特高压输电方式解决雾霾问题已经逐步成为共识。
由于长期追求电力就地平衡,我国能源配置过度依赖输煤,输电比重偏低,结构失调,能源供应链非常脆弱。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加快转变过度依赖输煤的能源发展方式和局部就地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实施“一特四大”战略,构建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大型煤电、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基地,实现“煤从空中走、电从远方来”,推动能源资源在全国范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