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要体现出新特点新思维
记者:“城镇化”口号已喊了很多年,现在前面加了“新型”两个字,那么“新型城镇化”到底“新”在哪,截止到现在,城镇化达到了怎样的程度?
陈新玉:城镇化是这两年政府发展的一个抓手,传统城镇化是一种传统的建设思维,它以基础设施、交通这种设施的建设为主导,带动城镇和城市的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带来了一些观念上的变化。
从之前的以土地、以GDP为本,到现在的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要解决一些经济不平衡、发展不平衡,农村的二元结构等问题。要带动落后地区,或者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用更加科学的手段解决城市、城镇以及农村的协同发展问题。而不管是带动落后地区发展还是解决协同发展问题,其根本的出发点还是要以人为本,以全体落后地区老百姓的需求为主导。
当然,这其中也有政策上的问题,政策上要平等相待,给大家更多平等的机会,甚至可以是向着相对落后的地区倾斜。而信息化在这里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像城乡统筹,城乡服务一体化等方面信息化都可以大有作为。所以,我理解的新型城镇化,应该在各个方面体现出新的特点,新的思维。
现阶段开始要重视软环境的建设
记者:现在各地都在大肆开疆破土建城,致使我国多处“鬼城”出现,您觉得这其中出现了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
陈新玉:我觉得这种东西与传统的思维有关,以前老说一城镇化就要盖房子、修铁路、修道路、建基础设施,建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些建设是必要的,但其实中国这些年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虽然还有缺口,但通过这些年的建设,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现阶段更重要的是,怎么充分发挥这些现有资源的作用,这需要一些政策环境和软环境支撑。
现在发现了,很多房子建了没人居住,这首先是建这个房子的规划就没有做好,领导一拍脑袋就建了,导致鬼城、房地产泡沫等一些问题出现。现在中国的发展应该进入一个更高阶段,建一些可见的资源,如房屋、桥梁等,这仅是城镇化的初级阶段。从现在开始要重视软环境的建设,软环境建设会提高现有硬件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样的一条道路,调度好了,通行车辆会有很多;调动不好,大家就会堵在路上,通行不了几辆车。所以说,像科学调度这种科学管理会带来现有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因此从现在开始,在建设硬件资源的同时,必须同步考虑软件资源和环境的建设,硬件和软环境要同步抓。